2013年5月30日 星期四

性別大補帖:見怪不怪的跨性別精神醫療

■王晧安

跨性別?變性者?扮裝者?陰陽人?這些詞是怎麼不一樣?跨性別是幾歲知道自己是跨性別?變性者是幾歲開始想變性?變性人究竟覺得自己是男生還是女生?是靈魂裝錯身體的人嗎?

這些問題,對於許多人來說很困惑,從精神診斷手冊的演變史中,精神科醫師們似乎也「緩慢地」了解、認識跨性別者。2013年5月25日在台灣大學有一場「同志與精神醫療研討會」,醫師、心理師們分享他們對於「同志與精神醫療」的認識。其中,最令我感興趣的是第5版「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最近出版了,從第4版修訂版的「性別認同障礙(GID)」來疾病化跨性別者,在第5版手冊中,則用「性別不一致(Gender Incongruence)」及「性別不安/不爽(Gender Dysphoria)」,取代「性別認同障礙」。

對醫生與心理師來說,要協助性別認同障礙者,一直到進行生理重建手術,在眾多求助者中,算是相當漫長的歷程,往往需要一兩年的陪伴。陪伴與傾聽的過程,讓醫師與心理師對跨性別者的多元性越來越熟悉。從第3版DSM,嚴格認定「原發性變性欲」,過去以為「變性者」都是在嬰兒時期開始想要變性,到後來發現,原來很多變性者是成年後,甚至中年後才想要變性。

過去以「不想變性的人」為中心,把跨性別者、變性者的性別認同視為一種「障礙」,以為他們「認同有問題」,認為是「上帝把靈魂放錯了身體」,依然認為性別只有「男」或「女」,更預設「心理性別要能配合生理性別」才是「對的」事情。事實上,對有的跨性別、變性者來說,是上帝給錯了身體,不是放錯了靈魂,只是外貌需要做一些調整而已,因此才需要整容手術的協助。我們也應當質疑,為何有些男人把胸部縮小,叫「縮胸手術」,有些女人把胸部變大叫「隆乳手術」,卻把男人把胸部變大、女人把胸部變小稱為「變性手術」?多麼刻板不公平!每個人都對身體有不同形象的期待,縮胸、隆乳何必精神科醫師?

第5版DSM認為「性別不一致」、「性別不安」仍是疾病,保留此「必要之惡」,讓跨性別者可繼續「通行」於精神醫療。舉凡「個人的性別認同、角色或展現,不同於文化規範中對特定性別者的規定」就是「性別不一致」,標準不再用「心理性別配合生理性別(sex)」,反而是「心理性別配合社會性別(Gender)」;而「性別不安」則指「個人的性別認同與『出生時的指定性別』(無論是伴侶的性別角色和/或主要與次要的性徵)之間的差異,感到不自在或困擾」。

我們依然要質疑,為何仍要視「跨性別、變性者」為疾病?究竟是精神科醫師需要「跨性別、變性者」的醫療光顧?還是「跨性別、變性者」需要精神科醫師?當跨性別、變性者不再視為疾病,並不損醫師的專業。性別認同如何,何必經過醫師、心理師之手?精神科醫師非得成為此類手術、身分證轉換的門檻不可?非要安一個「病名」才能協助這些跨性別、變性者嗎?

更何況,跨性別者不一定要覺得自己是「男生」或「女生」,有些認定自己「無性別」、「跨性別」或其他多樣的情形。正如高旭寬所說:「在性別光譜概念下,不應該性別設限,又哪來性別不一致?」

(好性會覺音青年性別工作室主持人)

2013年5月23日 星期四

性別大補貼:家務科技遇見性別關係

■王晧安

當科技日新月異,科技不斷發展,是否也能為社會帶來更平等的性別友善社會?以家務分工為例,科技是否能給家務的性別分工帶來不同?

家務工作的特性,就是「每天都得做,隔天還是得做」。衣服每天會髒,地板每天會有灰塵,餐碗每天會增加,因此,這些「家務事」還是得日復一日地與我們生活同伴。做做家務,像是對家人「愛」的表現;做做家務,意味著對家人的「負責」與「重視」;做做家務,正也是維持一家幾口的日常基本運作。但每天都做一樣的家事,有時是一種幸福,一種為家人情感付出的幸福,有時候也是一種辛苦,是那為家人付出勞力的辛苦。有的人做家事是甘之如飴,有的人做家事,好像是要剝他/她幾層皮。

看到媒體上不斷促銷,這個「電鍋」多省時,這個「悶燒鍋」多麼安全快速,廣告說「微波爐」有多好用,「自製麵包機」有多便利,「掃地機器人」有多厲害。的確,每天不斷增加家務,如果以交給「自動化科技」來處理,烹飪、洗衣、烘衣、打掃都交給機器,總算可以省下許多時間,安心喝個下午茶,看個電視,玩個手機遊戲吧!科技理應帶給生活更多便利?但似乎家庭主婦們似乎忙個不停?那富有人家買這些機器就好了,何必再請幫傭呢?

一方面,科技雖然節省了一些時間,但科技還不是真正便利,那桌子不還得親手擦?誰來挑選準備食材?誰來清洗食材?誰來切食材?誰來分菜、擺碗筷?誰來清潔濾網?清洗這些新穎的科技廚具?反而有了新穎的家務科技,女性再次被賦予「完美家事主人」的任務,更沒有理由擺拖家務?女性是否沒有理由說:「我沒有時間學做菜」?因此,「做好家務」的標準也無形中提高了?

另一方面,女性也大量投入職場,同時背負家庭的經濟責任,更是蠟燭兩頭燒了!既然這些科技這麼方便,那男性也不應該再有理由說:「我不會。」男性也應該好好學習如何操作這些家務科技吧!

我仍然期待有更多新穎、帶來便利的家務科技生產出來。我不否認洗衣機真的省了我很多洗衣服的時間,微波爐讓我熱食物更方便了,但其實與科技產物互動的過程中,許多「性別文化常規、體制」依然影響著我們如何使用這些科技產物。尤其,當家務科技依然「高貴」,只有某些經濟階級的人才買得起,那恐怕沒那麼富裕的家庭,也享受不到這些家務科技的成果。

(好性會覺音青年性別工作室主持人)

2013年5月16日 星期四

性別大補帖:與通訊科技交融的愛情


■王晧安

親密關係與科技有什麼樣的關連嗎?難不成是讓一個人,坐上一張機械椅,就可以讓人愛上另一個人?或是達到性滿足?也許沒有這麼複雜,與現代生活息息相關的「通訊科技」就跟親密關係很有關係,像是手機、網路大大改變了現代人的親密關係。

從同性交友與通訊科技開始說起吧!記得在我高中時,大約西元2000年左右,當時同志要找到和自己一樣的人並沒有像現在這麼容易。那時仍會在同志雜誌上看到一些「交友廣告」,想認識朋友的人,透過刊登「徵友電話、郵政信箱」來交友,當時打「長途電話」對許多人仍是一個高消費的負擔,有些人依然用紙筆書信交朋友。另一些人因為害怕家裡的住址曝光,或信件寄到家裡有出櫃的問題,因此會到郵局租郵政信箱,就為了認識同志朋友。

在我國小高年級的時候,網路科技開始快速發展,黑白文字介面的BBS,是許多年輕人的交友管道。有人在BBS上討論科學、知識,也有人在BBS聊天、找到伴侶,後來逐漸有異性、同性的交友板,大家在上面留下自己的資訊。也有人直接修改中文暱稱,用「%」或「@」代表自己男同志、女同志的身分。直到後來有為同志設計的BBS站,以及同志交友的模式。同時同志個人網站也開始發展,在Windows 3.0的時代,大家在網路上看同志小說,上各留言板、討論區留言,彼此交流,串起了不同地方的同志。直到奇摩家族的出現,人們轉向各種家族,各校、各縣市開始有自己的同志奇摩家族。

隨著網路普及,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撥接網路,到ADSL普遍的時代。網路交友也從社群的概念,再轉為個人化,年輕同志的交友從家族轉到「部落格」、「聊天室」及「交友網站」。有些網友運用部落格的連結認識彼此,有些人則在聊天室找到性的伴侶。另一方面,交友網站開始多角發展,個人對個人的連結不斷發展,同時網路論壇也普遍獲得大量的使用者。值得一提的是,許多人也在網路遊戲中尋覓自己的親密愛人。

其間,過去使用家用電話,到用B.B.Call彼此留言,到手機的普及,讓人與人之間更容易找到彼此,通訊變得更快速便捷。有手機之後,同志交友不用擔心在家裡講電話,會被家人拿起另一支電話偷聽。許多人同時運用簡訊一來一往,交換伴侶間生活的心情,遠距的愛情透過各種網路訊息,獲得更多密切接觸的機會。

同時,網路通訊軟體也不斷進步中,從2000年盛行的ICQ,隨之而來的、很長壽的雅虎即時通,到最近已關閉的MSN、M群,到近年來Skype、RC、Google+的盛行,遠距通訊不再只是手機,還可以透過網路傳訊息、用更低的通訊費用可以聽到彼此的聲音。

多年來視訊科技的發展,更幫助遠距情侶能透過影像,更立體的互動維繫綿密的感情。尤其在有「Facebook」之後,個人頁面、即時動態、即時通訊的整合,加上現在智慧型手機軟體的結合,Line的出現,甚至手機交友軟體的出現,還能把附近的網友都拉進自己的人際網絡。

網路文化一步步轉變愛情的點點滴滴,在網上認識、戀愛、延續、性愛、衝突、劈腿、分手、獲得朋友支持,甚至監控彼此,每一個網路與通訊科技的發明,網路通訊已然繁複且緊密包覆我們的親密關係。

(好性會覺音青年性別工作室主持人)

2013年5月9日 星期四

性別大補帖:出不出櫃重要嗎?


■王晧安

一位同志問我:「出櫃有這麼重要嗎?一定要出櫃嗎?」從個人層面來說,得看是誰要出櫃?對誰出櫃?

有的同志從小就在同志友善的家庭長大,家裡知道自己是同志,手足知道自己是同志,接納、接受,並且能一起討論。有的同志從不避諱談自己喜歡同性的事,因此,學校、職場的朋友大都知道他是同志的事,只要想知道的人都知道。「出不出櫃」不見得會對這些同志有什麼影響,因為有「足夠的支持、資源」,讓這些同志不容易覺得受傷。

但對於從小就生活在避談同志的社區,忽視同志的社區,或在傳達同志「不自然、髒、傳播疾病、性別錯亂、不被祝福」等污名化、負向標籤的環境中長大,這些同志恐怕一點也不覺得出櫃是什麼開心的事。「出不出櫃」顯然對個人的影響比較大,因為有可能因為出櫃而受傷。

一個平常對大家友善、親和、樂觀的人,跟身邊的人出櫃,相較於一個平常容易得罪人、易怒、自卑、悲觀的人,跟身邊的人出櫃,會是相同的結果嗎?會覺得「他是同志沒什麼」?或是「他喜歡同性」也變成一個負向的標籤?再者,向誰出櫃也是個問題,如果向一個人出櫃後,可能被歧視、取笑、霸凌,甚至失去上學、參與活動、工作的機會,恐怕不一定讓人願意出櫃。但如果是大家平常就對同志很友善,同志「出不出櫃」好像也沒這麼重要?簡言之,社會環境對同志越不友善,「出不出櫃」會是越重要的議題。

對朋友出櫃、對超級好朋友出櫃會相同嗎?對同學、師長、同事、長官出櫃面臨的情況會相同嗎?對子女、伴侶配偶、家長出櫃面臨的感受會相同嗎?恐怕面對不同的對象,有不同出櫃的議題與重要性。有些人覺得這輩子一定要跟家長出櫃,但也有人選擇讓老人家不知道就算了。

從社會的層面來說,出不出櫃則明顯地「重要」。前幾天,NBA首位同志球星柯林斯(Jason Collins)出櫃了,終於打破籃壇「不可說的秘密」。同志身分在籃球運動中變得「可以談」、「可以說」、「可以討論」的,因此他的出櫃顯然很重要。前陣子港星公開發表「撐同志、反歧視」的聲明,同志藝人向公眾出櫃公開自己的身分,或表達對同志的支持。在公開的同志名人出櫃之前,許多同志是感到孤單的、不被理解、不被看見的。越來越多人願意公開自己的同志身分,或越來越多人表達對同志的友善,恐同聲音才會越來越謹慎、越來越微弱,不會覺得「恐同」是那麼理所當然,至少可以政治正確地表達。

甚至有一位同志朋友告訴我,他希望「同志能有自在告訴別人自己性傾向的權利」,不用擔心別人幫我出櫃,也不用擔心會幫別人出櫃而不自在。櫃子仍在的一天,正意味著社會對同志依然恐懼、不友善。在社會真正對同志友善的這天來臨之前,「出櫃」恐怕一直都會是個重要的議題。

(好性會覺音青年性別工作室主持人)

2013年5月2日 星期四

性別大補帖:反恐同,邀您齊參與


■王晧安

週日好性會在高雄人權學堂舉辦了一場「同志百不平:共鳴聚會」,邀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所楊佳羚老師,分享關於同志教育的主題;另一方面也發表2011至2012年間好性會覺音青年性別工作室整理的「同志百不平」、「行動打不平」的成果。將同志於台灣社會的現實處境設計成「粉紅行動卡」,透過遊戲幫助參與的民眾認識「同志正面臨的人權處境」,進一步分享生活中曾看過、聽過、遭遇到的不公平處境。

這幾年我變得更重視「同志處境」、「同志議題」,是因為在同志教育演講前,總會有一些人說:「同志現在不是已經過得很好了嗎?沒有什麼歧視吧!」、「同志想結婚,我支持啊!其實有沒有結婚應該沒什麼差吧?」、「我的同志朋友都很開心啊!同志真的有遭遇到歧視嗎?」事實上,同志在生活中方方面面,遇到或大或小,個人、家庭、人際、媒體、宗教、言論,甚至制度上不同層度的歧視,不會是「同志婚姻合法化」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上一週,有幾個大學來訪談好性會的伙伴,他們問:「如果同志婚姻合法化推動不成功怎麼辦?」繼續推動啊!不然怎麼辦?在同志社群裡常流行一句話,邊緣、弱勢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就算生活遇到各種形式的歧視,生活還是要想辦法過,還要讓自己開開心心的過。在微笑的背後,可能隱藏著各種心酸血淚傷痕。

我認為,要能看見同志生活的真實處境,才能紮紮實實地做同志教育,而不僅僅是認識什麼是同志、同性戀、雙性戀、疑/流性戀、跨性別、陰陽人。不只要破除對同志的迷思,更要能提昇對同志真實處境的感受,透過同志們的故事,看見多元的同志,看見無所不在的差別待遇,嘗試發聲,做點改變。改變自己容易,改變別人不易,改變社會更困難,如果今天我們不嘗試發出同志友善的聲音,嘗試與人對話,那這個社會將一直難以改變。

2013年5月,台灣各地非常精彩,5月4日花蓮市有東華大學Rainbow Kids主辦的「彩虹嘉年華」,5月18日則有中台灣同志遊行聯盟主辦的「中台灣同志大遊行」。無論有沒有機會參與各地活動,都邀請大家在5月17日「國際反恐同日」前後,邀請各位穿上「粉紅衣」、貼上「反恐同貼紙」告訴大家:「我支持愛的自由、反對性別霸凌」,各地一起響應國際反恐同日的行動!

(好性會覺音青年性別工作室主持人)

反恐同粉紅行動官方網站:http://tas.bravo.org.tw/pinkact

反恐同粉紅行動Facebook:http://tas.bravo.org.tw/pink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