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30日 星期五

覺青性電子報第40期 2015-01-30


                        覺青性電子報 第40期          發報時間:2015-01-31  00:00:00
報主:覺音青年性別工作室 / 編輯:王晧安 / 執行編輯:古孟潔







性別強心丸:性別變更=拆散家庭?
文/王日告安

  早在2013年年底,衛生福利部早已做出「性別變更登記不需要醫療認定的要件」的結論。只差內政部不願意調整的臨門一腳。近一個月內,內政部有了戲劇性的發展,性別變更登記的政策更迭真是給人洗一場三溫暖,一會兒給溫水,一會兒澆冷水的!

  在201412月,性別不明關懷協會與施明德共同批判內政部性別變更登記「活摘器官」,施明德指國家命令「殘忍、殘酷、不人道」,不應剝奪跨性別者人格尊嚴。同月月底,內政部終於鬆口,將在一個月內廢止摘除性器官才能性別變更登記的行政命令。

  唯美中不足的是,內政部一鬆口,和同志及跨性別社群一直過不去、枉顧人權的護家盟又出動了!再次向內政部施壓,但內政部實在沒有人權概念,竟將原本18歲可以變更性別登記,提高為20歲,不但不重視跨性別青少年的身體自主權,同時增加「無婚姻關係」、「無子女」,且需提出「診斷報告書」等不人道條件,並且規範一生只能變更性別「一次」;另一個更沒有必要的門檻則需由「性別變更委員會」安排面談,經過六個月的猶豫期,才能向戶政機關登記。
這群沒有性別變更需求的人,不斷在剝奪、限縮有性別變更需求的人人權,憑藉著什麼?憑藉著對跨性別者的不了解、無知、人權觀念的缺乏!護家盟不但不守護家庭,更鼓吹「拆散家庭」!

  首先,以Janet老師跨性別登記為例,她有子女,後來成功變換性別登記,但現在我國政策倒退走。如果她晚個幾年作性別變更,她不但得被國家拆散法律上的婚姻關係,還得放棄親權!才能「成為自己」?

  以吳氏妻妻的案例來說,她們在性別變更登記的過程,有了婚姻關係,因此再次阻擋其中一方「成為自己」,國家又得再拆散這對愛侶。

  性別變更登記應隨國際潮流降到16歲以下,未滿20歲者,只要有家長或監護人同意就應該予以變更,因為已無涉「摘除器官」,讓跨性別青少年能提早做自己,才能讓社會知道如何面對真實的每一位跨性別青少年。如果家長都同意,憑什麼由拆散家庭的護家盟及內政部來阻擋?

  衛福部在2013年早已做出「性別變更登記不需要醫療認定的要件」的決議,現在又要回頭向精神科或身心科要求「診斷證明書」,內政部實在是搞不清楚為何精神醫學不介入個人性別認同?因為唯有幫助當事人自我實現、提昇心理健康、改善社會成為更友善、無歧視的環境,才是我們精神醫學期盼的目標,而精神醫療人員並不想要成為保守教條規訓、阻礙個人成為自己的高牆。

  然而,我的性別是什麼,又何必要一群「專家」來決定我的性別?我才是我的身體、我的性別的專家,為什麼要由一群「專家」來審核我的性別,決定我能不能作性別變更?這群專家又憑什麼來決定?

  正因為性別是流動的,在這次性別變更登記的過程中,我也在思考,作為以女同志為核心認同的自己,在開放性別變更登記無需摘除器官之後,我會想要將自己的性別登記為什麼?難道我不能變更為另一個性別之後,再決定是否變更回去嗎?

  正如原住民恢復傳統姓名的議題一樣,許多原住民將自己的「漢名」,恢復為「傳統姓名」,但隨之而來,得更直接面對各種形式的社會歧視,因此,部分原住民一時無法改變社會的歧視對待,又將自己的姓名改為「漢名」。相同的,請不要規定一生只能變更一次,因為社會制度應該是活的,而不是像變性手術一樣「不可逆」,如果變更性別後,社會適應不佳,應當還給我們變更回另一性別的權利。以我自身來說,也許變更回來,我的心理認同依然是女性,但我無法承受身份證上作為女性的社會壓力。我,需要這樣一生至少可以變更二次性別的機會。

  最後,請內政部千萬不要公告這種「20歲」、「無婚姻關係」、「無子女」、「需要診斷證明書」、「需專家認定」、「猶豫期六個月」、「一生只能變一次」的鬼規定。這樣的規定,只需行政命令,更無需耗日費時「訂定專法」。要訂定專法,不如訂定反歧視法,才能真正幫忙到所有受到各種歧視的人。









------------------- 南方彩虹街62015年度講座------------
服務時間:~13:00~20:00
地址:台南市南區南和路 63 (台南市南區區公所背面)
電話:(06)263-1841263-7641
日期 / 主題 / 主講人 /
131 愛在生活裡- 馬修
228 藥不要-我決定- 林錦良藥師
321 神愛世人-性別與宗教關係- 李雅娟牧師
425 認識沙遊-找尋自我- 曾仁美老師
523 食色性也-情趣用品達人- 潤滑液男孩
620 同志情慾裡ID秘密 - 大麥
725 男身密碼˙101台灣繽郎- River Tu
822 熟男世界 - 歐陽文風
919 心中的對話 - 江明澤醫師
1024 「跨」出美好人生分享會 - 佳萱
1121 女子「性」情 - 浴巾
1219 同志生活法律QA - 何仁崴律師



2015 熱線跨性別聚會
沒要跨越,但也想盡情表現自己的裝扮喜好、有人能欣賞
還沒嘗試跨越的,有著自我摸索的急切與缺乏經驗的生澀
正在努力跨越的,還有許多疑惑尚未解答、門檻尚未克服
已經完成跨越的,依然面對生活諸多大小問題、有待解決

有時,總想找些人聊聊,傾訴一路上遇到的苦處與滿足
偶爾,看到一些遇上困難的朋友,也想提供自己的經驗
常常,總想找些能夠明瞭跨性別生命的朋友,盡情談天

不論你/妳處於什麼狀態、有著怎麼樣不同的性別認同、年齡為何,
我們,與你/妳在一起。
台北:1/10(六)、5/16(六)、7/25(六)、11/21(六)
花蓮:3/14(六)
高雄:9/12(六)
時間:下午兩點~五點
地點:於報名後告知
主辦:同志諮詢熱線 跨性別小組

參加資格:自認為跨性別、或正在摸索中者,可由親人或伴侶陪同參與。
※為保持聚會運行順暢,非跨、亦非親人或伴侶者謝絕參加。
※請事先寄信至:olivia99@hotline.org.tw報名。請註明暱稱並簡單描述自己的狀態及參與人數即可。









羅毓嘉:同志權益,豈止婚姻而已(天下雜誌 2014-01-03

立院三讀 治療愛滋健保部分負擔(新頭殼2015-01-20

緬甸僧侶罵特使「妓女」 聯合國痛批(中國時報2015-01-23

相戀30年 同志喜餅分享喜悅(聯合報 2054-01-25

去同志阿嬤家吃飯-漢士同志三溫暖的故事(壹週刊 2015-01-29




 覺青性電子報 第40期          發報時間:2015-01-31  00:00:00
報主:覺音青年性別工作室 / 編輯:王晧安 / 執行編輯:古孟潔


性別強心丸:性別變更=拆散家庭?

■王晧安

早在2013年年底,衛生福利部早已做出「性別變更登記不需要醫療認定的要件」的結論。只差內政部不願意調整的臨門一腳。近一個月內,內政部有了戲劇性的發展,性別變更登記的政策更迭真是給人洗一場三溫暖,一會兒給溫水,一會兒澆冷水的!

201412月,性別不明關懷協會與施明德共同批判內政部性別變更登記「活摘器官」,施明德指國家命令「殘忍、殘酷、不人道」,不應剝奪跨性別者人格尊嚴。同月月底,內政部終於鬆口,將在一個月內廢止摘除性器官才能性別變更登記的行政命令。

唯美中不足的是,內政部一鬆口,和同志及跨性別社群一直過不去、枉顧人權的護家盟又出動了!再次向內政部施壓,但內政部實在沒有人權概念,竟將原本18歲可以變更性別登記,提高為20歲,不但不重視跨性別青少年的身體自主權,同時增加「無婚姻關係」、「無子女」,且需提出「診斷報告書」等不人道條件,並且規範一生只能變更性別「一次」;另一個更沒有必要的門檻則需由「性別變更委員會」安排面談,經過六個月的猶豫期,才能向戶政機關登記。

這群沒有性別變更需求的人,不斷在剝奪、限縮有性別變更需求的人人權,憑藉著什麼?憑藉著對跨性別者的不了解、無知、人權觀念的缺乏!護家盟不但不守護家庭,更鼓吹「拆散家庭」!
首先,以Janet老師跨性別登記為例,她有子女,後來成功變換性別登記,但現在我國政策倒退走。如果她晚個幾年作性別變更,她不但得被國家拆散法律上的婚姻關係,還得放棄親權!才能「成為自己」?

以吳氏妻妻的案例來說,她們在性別變更登記的過程,有了婚姻關係,因此再次阻擋其中一方「成為自己」,國家又得再拆散這對愛侶。

性別變更登記應隨國際潮流降到16歲以下,未滿20歲者,只要有家長或監護人同意就應該予以變更,因為已無涉「摘除器官」,讓跨性別青少年能提早做自己,才能讓社會知道如何面對真實的每一位跨性別青少年。如果家長都同意,憑什麼由拆散家庭的護家盟及內政部來阻擋?

衛福部在2013年早已做出「性別變更登記不需要醫療認定的要件」的決議,現在又要回頭向精神科或身心科要求「診斷證明書」,內政部實在是搞不清楚為何精神醫學不介入個人性別認同?因為唯有幫助當事人自我實現、提昇心理健康、改善社會成為更友善、無歧視的環境,才是我們精神醫學期盼的目標,而精神醫療人員並不想要成為保守教條規訓、阻礙個人成為自己的高牆。
然而,我的性別是什麼,又何必要一群「專家」來決定我的性別?我才是我的身體、我的性別的專家,為什麼要由一群「專家」來審核我的性別,決定我能不能作性別變更?這群專家又憑什麼來決定?

正因為性別是流動的,在這次性別變更登記的過程中,我也在思考,作為以女同志為核心認同的自己,在開放性別變更登記無需摘除器官之後,我會想要將自己的性別登記為什麼?難道我不能變更為另一個性別之後,再決定是否變更回去嗎?

正如原住民恢復傳統姓名的議題一樣,許多原住民將自己的「漢名」,恢復為「傳統姓名」,但隨之而來,得更直接面對各種形式的社會歧視,因此,部分原住民一時無法改變社會的歧視對待,又將自己的姓名改為「漢名」。相同的,請不要規定一生只能變更一次,因為社會制度應該是活的,而不是像變性手術一樣「不可逆」,如果變更性別後,社會適應不佳,應當還給我們變更回另一性別的權利。以我自身來說,也許變更回來,我的心理認同依然是女性,但我無法承受身份證上作為女性的社會壓力。我,需要這樣一生至少可以變更二次性別的機會。

最後,請內政部千萬不要公告這種「20歲」、「無婚姻關係」、「無子女」、「需要診斷證明書」、「需專家認定」、「猶豫期六個月」、「一生只能變一次」的鬼規定。這樣的規定,只需行政命令,更無需耗日費時「訂定專法」。要訂定專法,不如訂定反歧視法,才能真正幫忙到所有受到各種歧視的人。



Bravo!台灣青少年性別文教會理事長)

2015年1月4日 星期日

覺青性電子報第39期 2015-01-04


覺青性電子報 第39期          發報時間:2015-01-04  22:00:00
報主:覺音青年性別工作室 / 編輯:王晧安 / 執行編輯:古孟潔








青少男的「屌」
文/王日告安

「喔!你是怎樣?又勃起了喔?興奮了喔!」「好屌!超屌的啊!」青少男常常把「屌」掛在嘴上。究竟是什麼樣的力量所趨動?青少年為何總是關注這些「屌」事?

第一種情形,其實青少男不見得知道「屌」等於「小弟弟、陰莖、雞雞」,只是朋友間的流行語,知道「好屌」就是「好棒」、「好炫」、「好讚」、「好厲害」的意思,完全沒意識到是在講「好雞雞、好陰莖」。如果讓青少男理解「屌」是什麼意思,有些人反而就不太使用「好屌!」這樣的詞。但回到原本青少年原本理解成「好棒、好炫」的語言脈絡,其實「好屌」也沒什麼好糾正的。

第二種情形,如果青少男使用的是「哈屌」、「含屌」,此類詞彙顯示這一群青少男是知道「屌」等於「小弟弟、陰莖、雞雞」。他們對於正在發育的、明顯可見的第二性徵充滿了好奇,看著自己的陰莖經由磨擦而變化、變大,在過程中也在感受羞恥及愉稅,另一方面也擔心自己的陰莖大小、長短、粗細。無論早起時,小弟弟「打起雨傘」、「升起國旗」或稱「搭起帳篷」,都讓青少男不得不關注到自己的生理反應。有時候在午睡時,或是搭乘交通工具,出現「非預期勃起」的情境,趕快拿東西來遮一下,但也難免得面對同儕間的取笑或關注。

「性」、「性器」自然而然成為青少年關注的話題焦點。青少年這個年齡與發展階段,提高對人際、同儕的關注,同時也提高了對於人際比較的好奇。青少男從描繪性器官、性行為的過程中,一方面自我膨脹,不斷地說自己有多厲害,對於自我想像的誇張化,想展現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在補償自身的不安與自卑感。


「屌」與「性」,成為青少年朋友間的話題,同時也是我們值得欣賞、了解的青少年文化語言。







打工為哪椿?

文/王日告安
  
  有人覺得青少年打工是「不務正業」?有人覺得青少年打工是「累積經驗」?
  
  前者認為青少年主要的工作就是把書讀好,不應該把時間花在打工上,甚至有些人打工時間比上學的時間還要長,尤其更容易從大學生身上看到這個現象。「不務正業說」,常常是搞不清楚青少年為何打工?為何需要打工?常被批評是「何不食肉糜」的現代版。青少年之所以打工,通常不外幾個因素,最多的人是因為「家庭經濟不佳」,需要打工貼補家用,多少打平自己的生活花用,或是貼補學費;其次是「自給自足」,家庭經濟不見得困難,至少打工可以減少對家庭的負擔,可以早點還清助學貸款,減少畢業後身上的負債;最後才是「累積經驗」,通常這些青少年來自的家庭,經濟不是主要的考量,甚至不乏來自經濟良好的家庭,他們打工是為了提早接觸職場、進入職場,嘗試讓自己有工作的能力,了解職場的生態,以利未來更能夠適應職場。

  但打工究竟累積了什麼樣的經驗?就算只是為了貼補家用而打工,也會累積到工作經驗?青少年打工又有哪些「自我心態」需要留意及調整的呢?

  首先,先問自己「為什麼要打工」?在現有課業負擔下,我可以花多少時間打工?我有哪些打工的選擇?為何作此選擇?打工可以為了我未來就業增加哪些副加價值?

  首先,我建議就算是家境不佳的青少年勞工,不要只為了賺錢而打工,而要為自己累積可以增加自己就業條件的社會資本。什麼意思呢?例如,我曾經當家教、電腦補習班的教師,因為我未來想擔任的職業是「教師」,而且家教及補習班的工作時間較短,薪資較高,且能為自己累積教學經驗;我選擇到精神科診所或社區諮商中心擔任工讀生或兼任助理,一週工作6小時,薪水雖然只是基本工資,但能為未來想成為一個諮商心理人員累積人脈、相關領域工作經驗,有相關專業學習上的問題及困難還可以有人詢問。相同的,如果自己未來打算開咖啡店、餐飲店,那到餐廳、咖啡廳打工將能累積有關的經驗;如果是要成為飯店主館,那餐飲服務員、櫃台服務,也能在未來應徵工作時加點分數。但相反的,如果自己想成為教師、機械技師,到便利商店、餐飲店、百貨公司打工,純粹只為了賺錢,反而沒有辦法為自己未來生涯進路加分。

  弱勢家庭出身的青少年,更要懂得為自己的職涯提早作準備、作規劃,了解各專業職場的潛規則,更有利於未來工作適應及提昇競爭力。因此,如果打工是為了累積經驗、專業成長,勢必得善選工作。

  第二,打工很現實的是要能獲得薪資。學習金錢、財務的管理也是打工過程能獲得的成長,該多少錢拿來用?需要自己練習思考與規劃,多少錢拿來存?要怎麼存才能越來越有錢,而不會再進入貧窮的循環?甚至學習如何理財投資,而不是投機,學習把打工獲得的錢,好好投資,而不要成為一輩子的打工奴。

  每一份工作,只所以稱為「工作」,都有其辛苦的地方,所以才會有人願意付錢請人來做事。想要有多少收入,得先問問自己為服務單位帶來多少收入?才有可能合理地討論提高收入。而不是覺得「我拿多少薪資是理所當然」,也要學著從公司、服務單位的角度練習思考。

  有時候,一份工作最磨人的是剛開始不適應工作,承受不住工作的壓力。工作一定會有困難、會有壓力,不然這件事就不會稱為「工作」。工作有許多不上手、不會的地方是正常的,我們需要學會主動問人,讓自己趕快上手。被問的人,也許會感到不耐煩,老員工不見得懂得如何帶新人,帶新人也是一種工作的負擔。況且工讀生,通常做幾個月或一年就會離職,許多老員工寧願教正式員工,也不願意教工讀生,覺得投資報酬率太低。因此,別人願意教你是幸福,不願意教你是因為大家都是這麼過來的。但也請記得,如果有一天,自己成為老員工,記得學習帶新人,才能營造一個對青少年、對工讀生友善的職場。








知名醫療史學者 Leslie Reagan及醫療人類學家Azumi Tsuge演講
為增進研討會與會者與兩位學者的學術交流
特別舉 辦閱讀「性別與醫療」工作坊

日期:201522 日(一)
地點:在台大社會系館4401會議室。
報名網址為:http://goo.gl/forms/yt6xDYwfPx

歡迎大家報名參加,報名後我們會提供閱讀材料
報名截止日為2015129日。











變更性別 未來無須摘除性器官(中國時報2014-11-26

性別變更要摘除器官 施明德批:太野蠻 應廢止(風傳媒2014-12-10

性別變更是否須摘除性器 內政部採開放態度(蘋果日報2014-12-11

為什麼女生不能喜歡昆蟲、男生不能喜歡公主? 英國發起童書去除性別標籤運動!(READMOO 2014-12-11

怕學生聽演講會變同志?輔大撤除社團海報(自由時報 2014-12-17

20141218 憲改如果玩真的 請你跟我這樣做(社運發電機 2014-12-18

史上第一遭 國會將審議婚姻平權法案(聯合新聞 2014-12-19


陳威仁:贊成不以「去勢」為變更性別必要條件(風傳媒2014-12-25


內政部將廢止強制性別變更手術要件與時並進 尊重人權 公民監督(苦勞網2014-12-25

變更性別無需摘除性器官?內政部:草案一週內討論蘋果日報、苦勞網2014-12-25

變性不必手術! 未來只需申請聯合報2014-12-25

變性別不摘性徵 1個月提配套中央社2014-12-25



覺青性電子報 第39期          發報時間:2015-01-04  22:00:00
報主:覺音青年性別工作室 / 編輯:王晧安 / 執行編輯:古孟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