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30日 星期五

學童遭控「性騷」 外界質疑太沉重

2011-12-27 20:00 公視晚間新聞

對小孩來說,什麼樣的行為算是性騷擾?其實很難界定;在小學老師眼裡、大部分的肢體碰觸應該都是自以為好玩,把「性騷擾」這樣的字眼用在他們身上似乎太沉重了!不過也有民間團體認為,透過調查程序可以找到孩子偏差行為的根源、提醒他們尊重別人的身體;從這個角度來看,學校進行調查並不是壞事。

小學生之間打打鬧鬧稀鬆平常,有的時候高年級的學童,還會做出自以為好玩的動作。

自己覺得有趣的行為,如果讓別人感覺不舒服,那可就一點都不有趣了,還會被認為是性騷擾,而萬一有人提起申訴,不管學生年紀多小,學校都得按照規定通報,並且啟動性平的調查機制。

有人認為,對性別意識還很薄弱的小學生冠上疑似「性騷擾」並且依法辦理,似乎太過嚴重,建議未來修改性平法時,依年紀做為適用的區隔,但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認為,依法進行調查是好事,因為調查不是為了處理犯罪,而是輔導機制的開始,過程中還可以知道學校的性平教育等環節,出了什麼問題。

馮喬蘭以這次新北市的案子為例說,被指控的男童和同學間有相處問題,也疑似有霸凌現象,只是老師無法有效處理與輔導,當所謂的戳屁股事件發生了,就被放大處理,結果真正的問題反而被忽視了。

(原新聞網址)

性別大補帖:胎兒是男是女的翻譯機

■王晧安

百年有結婚潮,龍年有嬰兒潮。龍年預估新生兒比往年多好幾萬人,在一堆人期待龍子、龍女誕生的同時,剛拿到媽媽手冊的女性們,身邊的關心也變多了。有些關心令人窩心,像是有沒有不舒服、胃口如何、會不會很容易累、上廁所方不方便、飲食習慣有沒有改變,以及提醒生育之後的生活等等。但有的問題讓媽媽們回答得很累,就不見得這麼有趣了。

無論知不知道是男孩或是女孩,遇到的人總愛問:「這一胎是男的還是女的啊?」「你們家有幾個小朋友?是男生還是女生?」但也總愛補上一句:「男生女生一樣好啦!」但心裡真的覺得一樣好嗎?還是只是政治正確地補一句?如果第一胎是男生,就會有人說:「哇,妳之後壓力可以減輕了」,意思就是「妳不用再為了傳宗接代拼男孩了!」第二胎生女兒,就有人說「喔!『多』一個女兒!」、「『剛好』是一個女兒喔!」哪裡多?哪裡剛好了啊?是剛好什麼?

如果第一胎是女生,就會有人說:「那很好啊,這樣姐姐就可以照顧弟弟了!姊姊加弟弟一百分!」也就是還得拼一個男生?而且這個姐姐似乎是生來為了照顧弟弟的?不是能生小朋友就很棒、很好、很幸福了嗎?為何還要加上個「性別」的條件呢?有的人聽到是胎兒是男生,會說「恭禧啊!是男孩子!」聽到胎兒是女生,變成「哦!生女兒很好啊!」那句恭禧怎麼不見了?男孩值得恭禧,女孩就不值得恭禧、不值得期待嗎?那如果生出來是個陰陽人或是跨性別的孩子,也不難理解這些父母為何會不知所措,因為壓根兒不在家長的預期之中?有一個有趣的發現,似乎女性比較會問是男生還是女生,而男性比較不會關心這件事?是女性比較關心孕婦的關係嗎?

我的同事也懷孕了,她與丈夫已育有兩個兒子,她們並無預設第三胎會是男孩還是女孩。很多人到我們辦公室,會問一下是男生還是女生,但對我們這些重視性別平等的人來說,沒差,不是男生、女生都好嗎?那幹嘛還要問懷的是男生還是女生?

同事生第三胎,她感受到似乎在大家的心中,除了「傳宗接代」之外,還背有一種「男女平衡」、「有女有子謂之『好』」的觀念。因為最近被為孩子的性別,被問得有點煩了!知道孩子性別之前,大家還是會說「男生女生都很好」。但丈夫卻說:「第三胎如果是女的很棒,要是男的,也不錯啦!」但如果真的知道是男生怎麼辦?一輩子被爸爸期待只是個「還不錯」的孩子?而不是個「很棒的」孩子?就因為他是男生?

後來知道是男孩了。很多人跟她說:「第3胎還是男的,有點可惜喔?」、「難道妳不會想生個女的嗎?」、「生女孩子比較貼心啦!」、「再拼第4胎,一定會是女的!」這時代生3個小朋友已經很勇敢了啦!還要生第4個喔?第3胎的男孩子有這麼不好嗎?

對我來說,我媽常說我很貼心。對我的同事來說,她丈夫是家中最貼心、孝順的,決定貼不貼心的是教養,而不是性別,可以別再一直問是男孩還是女孩了嗎?光是兩個兒子喜歡玩的就很不一樣了,個性也很不一樣。個別差異的問題還是比性別重要得多,別再問胎兒性別了!能不能別再讓這些對話再代代相傳了呢?

(好性會覺音青年性別工作室主持人)

2011年12月23日 星期五

性別大補帖:尊重從了解同志處境開始

■王晧安

中台灣同志遊行剛結束,屏東、花蓮同志遊行又開始籌備,台灣同志遊行一個接一個。因為「彩虹天堂」(疾管局委辦的中區同志健康文化中心)被「一中西門町」社區管委會強硬趕出社區,以不歡迎「同性戀俱樂部」強逼搬遷,此次台中遊行同志居住、租屋的自由更獲重視。

各縣市的同志遊行活動,正顯示社會的同志人權意識逐漸覺醒。從真愛聯盟事件之後,我們了解到,不應當只是口口聲聲說尊重,卻不了解同志面臨生活中的哪些問題與不舒服處境。因此,覺音青年性別工作室發起青年關注同志權益的「野蓮花行動」(http://www.facebook.com/wildlotusyouthhttp://npo-136.npo.nat.gov.tw/index.php?aid=410)。

目前發展了3個行動,10月底開始第一個活動「同志百不平」,每日張貼一則「同志不平等的經驗」,邀請大家說出因為性傾向或跨性別而經歷的差別待遇。第二個活動是「行動打不平」,由彰化師大學生提供每日一個改善多元性別或性傾向的具體行動建議。第三個活動是「擊鼓鳴冤」,將同志遭遇的不平等對待送交台灣人權單位與團體參考。

每天張貼、看見不同歧視同志的例子,更能感受到性別、性傾向歧視無所不在。我們有如居住在一個被歧視所染污的土地上,期待透過這一系列活動,希望青年能化為一朵朵蓮花。在普遍對同志不公平的日常生活中,嘗試影響身邊的朋友,讓改變能從自己做起。

像是在11月8日的「同志百不平」中,討論到學校裡也有性別平等教育法保障我們,但是誰會相信呢?辦公室的老師私下對著一個很T樣的老師說三道四,說她一定是同性戀,覺得很噁心。她也是老師啊,連老師都是這樣了,我們同學會好到哪裡去嗎?同學間也常常會講「啊不然你是Gay喔!」,或是用讓人不舒服的口氣說:「你看那個動作超Gay的。」雖然「Gay」原本是「快樂的」意思,結果被他們說出來,一點感覺不到快樂啊!

而11月、12月間,中正大學、東海大學還邀請香港的教授來台宣講「同志不是人權」。口口聲聲把同志等同於動物戀,把同志等同於多重伴侶,把同志等同於破壞一夫一妻體制,把同志等同於愛滋。而學校性平會,對於這些學術活動全無作為!學校為何可不能夠公平傳遞知識,而不是只以異性戀為中心呢?最近更有牧師廣發信件請求各教會緊急代禱:「求主攔阻女同性戀某教授當選一間非常有影響力的大學校長,以免所有中小學校學生被同性戀的靈玷污!」

11月16日的內容提到,軍公教人員之中異性戀可以因為結婚、生子,而拿到結婚與生育補助,而同性伴侶結婚與生子,半毛也拿不到。子女上學了,異性戀家庭的子女可以獲得教育補助,但如果公務員同志的孩子登記在伴侶的名下,半毛補助也沒有。如果換成勞保的遺屬年金,法律上不承認亡者的同性配偶,以及在配偶名下的子女,因此,他們一毛也拿不到。全部都得靠自己、吃自己,那這位同志勞工繳勞保是在幹嘛呢?為什麼同性伴侶還要跟異性戀伴侶繳一樣的錢呢?

社會總有一些人說,同性伴侶如果平權了,會剝奪異性伴侶的資源,請問是誰剝奪了誰的資源?

(好性會覺音青年性別工作室主持人)

2011年12月15日 星期四

性別大補帖:發生性別事件要通報嗎?

■王晧安

「班上有同學跟我反應,有人開性騷擾的玩笑,我覺得這事情不大,真的要通報嗎?」

「學生摸了另一個學生的下體,他們只是好奇吧,這也要通報嗎?」

「這樣兩小無猜的事,家長說不要通報,不想把事情鬧大!可以不通報嗎?不要這樣小題大作吧!」

很多老師對於「性騷擾」或「性侵害」的責任通報有許多擔心,覺得「通報」是把事情「鬧大」。甚至有老師擔心通報之後,會上新聞?事實上,會登上新聞版面的,反而都是「未依法通報」、「未依性別平等教育法標準作業程序」的事件!

性別事件的通報有兩種,一個是教育體系的校安通報,一個是社政體系的兒少保護通報。性騷擾與性侵害(妨害性自主)都是24小時內責任通報,只要是教育人員就有通報的責任。通報是「讓上級單位及相關單位知道,我們知道了這件事情,並已開始著手處理」,而不是像「戒嚴時代」給人「密報」,然後彷彿有人來追究責任的感覺。

反過來,沒有「依法通報」才會被追究責任。因為性別平等教育法第21條、第36條、第36-1條,規範學校人員「知道」「疑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在24小時內義務通報的責任,也就是不用經過「調查屬實」,疑似就通報。兒童及少年福利法也規範教育人員24小時內的通報責任,知道未滿18歲學生遇到這類事件。若未依性別平等教育法通報處新台幣3萬至15萬元罰鍰,未通報導致再度發生事件,予以解聘或免職;未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通報則處新台幣6千至3萬元罰鍰。

看到要罰錢,如果因此再發生相關的事情,可能遭免職或解聘?真的讓人很緊張!其實這個看似嚴格的通報措施,目的在督促教育人員看到性別事情「不要怕事」,要秉著教育的立場好好處理。其實我們有好好依法處理,都不用擔心。通報就只是讓上面的教育單位安心,更是讓其他資源有機會可以結合與引入。

大部分老師遇到性別事件,都是第一次遇到,難免會很緊張,通報之後,比較會有人教我們可以怎麼面對與處理這些性別事件,而不是隨意地照自己的想法與感覺去做,會比較有方向感。當處理時遇到問題,也有上級單位與相關單位,提供諮詢,心中也會踏實得多。

通報之後會發生什麼事呢?通常會問當事人是否需要輔導與諮詢的服務,由輔導老師協同輔導;以及當事人是否需要向校內的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提起申訴,提起校內的正式救濟程序,如果經過學務處初審,性平會也受理申訴了,就會開始啟動調查,同時進行必要的輔導協助。無論有沒有進入申訴或調查的程序,無論當事人或家長是否再追究這個事件,學校性平會都應當檢視有沒有持續、有效地教育教職員工生,有關這個事件的性別知能與素養,以避免相關事件再發生。

性別事件對老師來說可能是小事,對學生來說可能是大事。兒少通報能引入社政的資源,一起來關心我們正在痛苦與傷害共處的孩子,是否需要更多的資源來幫忙他。同時讓教師不再孤軍無援,讓更多人一起支持我們的孩子。性平校安通報則能使學校教育與輔導資源即時提供資源,還給學生公平正義、友善校園。所以,你覺得,遇到校園性別事件要通報嗎?

(好性會覺音青年性別工作室主持人)

2011年12月8日 星期四

性別大補帖:穿裙子打高爾夫

■王晧安

這兩年曾雅妮獲得不少關注,成為台灣媒體的運動新寵。為什麼呢?媒體常稱這位世界球后為「妮妮」,1989年出生,曾獲2008年度LPGA最佳新人獎,22歲於2011年登上世界女性高爾夫選手排名第一!也是LPGA史上累積獎金最快達到200萬美元的球員。

常在電視上聽到「LGPA」,一輩子跟高爾夫無緣的我,一直以為LPGA是高爾夫比賽的賽事名稱,到今天才搞清楚,這4個字是「女子職業高爾夫協會」的簡稱。

有Ladies(女士們)的協會,那有沒有gentlemen的協會呢?雖然沒有GPGA,但有PGA,即「職業高爾夫協會」,只是這個協會沒有標示出「主要組成為男性」。美國PGA成立於1916年,LPGA則成立於1950年,整整慢了34年。雖然PGA也有女性會員,但從PGA主要賽事中,主要參與的都是男性。

我會注意到「高爾夫」這個對我來說遙不可及的運動,是因為最近廣告一直狂打「裙襬搖搖」。搞不清楚的我,還想說為什麼打「高爾夫」還要搖裙子裝可愛?上網一查,才發現自己真的是一點欣賞運動的素養都沒有!

「裙襬搖搖」其實是這次台灣國內一支高爾夫球隊的名字,近代高爾夫運動約在17世紀,從蘇格蘭開始發展的,而該國的傳統服飾就是蘇格蘭裙。而這支球隊的男性打高爾夫球時,會讓自己穿上及膝的裙子,來展現運動的力與美,享受其中的樂趣;而女性也能很時尚地穿裙子參與其中。看來妮妮這次又會很難得地穿裙子參賽了!

2011年12月的這場「裙襬搖搖」國際邀請賽,僅限定女子參加,也讓我好奇高爾夫球是什麼樣的運動?男性與女性參與在這項運動其中,有何不同?為何會男女分開競賽呢?台灣的世界球后會不會對台灣的高爾夫球運動產生性別層面的影響呢?

高爾夫球的準確性與穩定性是這項運動的關鍵,因此也被視為「與性別無關」的運動,但網路上對於男女參與高爾夫球運動,最多的討論依然是在「力氣」這件事情上。但近幾十年來,隨著球桿與其他球具的改良,性別間的差距似乎也變小了。

過去瑞典索倫絲坦及韓國魏成美都曾參與過PGA的賽事。因此,也不是所有高爾夫賽事都是男女分開競賽,也有男女配對賽、聯誼賽、混合賽。在高爾夫球史上,2004年3月2日還有來自丹麥40歲的變性人米亞妮(Mianne Bagger)參加LPGA澳洲公開賽。

雖然目前男女職業選手競賽的賽例仍不夠多,無法看出在高爾夫球競賽場上,男性是否真能勝女性一籌。但是從女性職業選手的表現與水準,的確可以了解到這些表現不是大部分男性或業餘男性水準能達到的。但在球場發球區上,仍看得見性別的區隔,但也有人認為這是單純專業與業餘的區隔?只是為了不要使女人發球時,讓男人等太久?

甚至在兒童的高爾夫教學時,有些人主張「男女教法」不同?認為女孩比較細膩、身體協調性好,但力道無法勝過男孩?究竟這是性別社會化的影響?或是教學者將兒童打球的表現作性別化的解釋?

至少,在這一年內,在妮妮的影響下,台灣以往學高爾夫的男孩較多,而現在已進入黃金交叉,變成學高爾夫的女孩較多,「Gentlemen Only, Ladies Forbidden(男人專用,女性止步)」的高爾夫(GOLF)笑話總算不攻自破。

(好性會覺音青年性別工作室主持人)

2011年12月1日 星期四

性別大補帖:我/我們在創作裡面:漫談女性主義美學

■王晧安

女性主義美學是什麼?有什麼樣的特色與精神?為何關注非主流性別的創作者?女性主義藝術創作的選材真有不同嗎?創作成果又給人何種不同感受?

女性主義美學看待「美」,對於「美」的欣賞、創作、審視,以顛覆傳統美學觀點為起點,提供另類視角。其核心精神在看待藝術、自然、生命是平等的,對抗邊緣化、對抗條件限制的過程,企圖創造作品、作者、環境互為主體的動態關係。這樣的另類觀點,正挑戰單一、二元的美學標準與訓練,省思是否能有多元的審美視角,發展美學的另類邏輯與新思惟方式,使得藝術展現得以成為思想的再現,而不是呈現「女人」或是陰柔特質。

歷史上有女性藝術家,只是不一定被看見、不一定獲得承認、不一定獲得重視。簡單地說,在傳統的美學標準下,埋沒太多的女性藝術家。過去女性創作者較無機會受到美學教育,因此也更難進入以男性為主導的藝術領域。我們需要認識更多的女性藝術家,重新評價以及重視這些女性創作者。

女性主義藝術題材的選擇上,讓女性從被凝視與觀看的客體,成為創作的主體,也不再只是滿足異性戀男性的慾望。更讓非主流的性別創作者,透過藝術創作的過程,連結自己的肉體、情感、感官重新與世界連結。從個人的經驗關注社會,從社會公共事件連結個人,挑戰單一核心的權力主宰,挑戰文化長期禁錮的性別框架。

女性主義美學不只是關注女性,更嘗試以新的方式來進行藝術創作,更肯定不同的藝術形式。例如除了傳統藝術領域認可的繪畫、雕塑、戲劇之外,過去許多手工藝、針織等裝飾性作品往往被忽略。尤其以女性為主創作產物,常不為人認同其藝術價值。

有些女性主義藝術創作,傳達的不再只是視覺享受,不只是畫面與意境的再現,不只是立即性的表達與感受,而是更深刻的、動態的深處經驗。讓人從觀看的過程中讓觀看者融入作品中的創傷、壓迫,戲謔、詼諧與矛盾。讓作品自己可以說話,讓作品中的主角可以有聲音,讓人有豐富的想像,而不再是單純地被觀看與凝視,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懷與溝通,是不同生命之間的相互同理。

從整理這些女性主義美學資料的過程,我認為女性主義作品更重視「個人內心世界」的坦露,是一種「更誠實」、「挑戰文化」的創作歷程。我認為這些感受來自非主流的性別主體,不時被提醒性別歧視與性別差別待遇,這是用「美」的語言在與這個世界爭論,同時打開更多的秘密,讓觀看藝術創者,更有參與涉入的機會,有更開放讓觀看者感受與思考同理的機會。

(好性會覺音青年性別工作室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