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7日 星期三

第28期 性別無敵好青春

要生還是要拿?青少年孕後的決定()
文/劉郁婷

──《鴻孕當頭》

衝撞我的是現實與理想的差距

  因為這樣的衝擊,拉扯了我的認知與行動,青少年的主體性以及現實狀況是否有可能契合?帶著這個困惑,我在與朋友的聚會中提出來討論,大家各自提出想法的過程中,我一邊在自省,一邊尋求可能的解決之道。有人說要尊重小妹以及男友兩位當事人的想法,如果要生就生、要結婚就結婚;有人說要生或結婚可以,但前提是要有經濟基礎,否則只會帶給其他家人麻煩;有人便提出不同的意見,認為為什麼結婚的前提一定是要有經濟能力?這樣是一種階級歧視,難道身心障礙者、社會弱勢者,在我們看來沒有經濟基礎的這些人都不能結婚嗎?這樣的標準太嚴苛了!

  也有人說自己做的事情要自己負責,但負責的意思不是對旁人負責,而是「對自己的決定負責」,即便生了沒法養、即便沒有經濟能力也要對自己的決定負責;也有人說兩個人想結婚就可以結婚啊!為什麼要經過誰的同意?為什麼我們要把結婚看得這麼重?也許這兩人想要的只是一種承諾關係,就算日後真的離婚了,那又怎樣?不應該拿「避免離婚」來威脅人們應該慎重考慮到底該不該結婚。聽了很多說法,對我造成滿大的影響,因為有很多我認為「政治正確」的話語,我很想信服這些說法。

  但是想著家人的真實案例,我不知道這些會不會太脫離現實?我知道要重視青少年自主,但我應該怎麼相信青少年的自主是真的擁有主體性的自主?也知道不需把結婚看得太神聖,但對其他家人來說結婚就是一件大事。如果小妹結了婚反而掉進另一個無底洞,對我們來說都不好過;經濟基礎的階級歧視亦如當頭棒喝般地打醒我,這樣的標準原來弱化、邊緣化了多少人,一向是我認為理想的結婚前提,卻演變為我最動搖的部分,然而在面對兩個工作不穩定卻又要養家糊口的青少年,物質基礎真的很令我擔心。

青少年未預期懷孕,不只是生與不生的抉擇

  然而,回過頭來試想,如果今天換做是成年人未預期懷孕,那麼我要思考的面向還會是這些嗎?為什麼青少年未預期懷孕會帶給我這麼多困擾?到底是我的問題?還是制度的問題?如果我們所設想的經濟、結婚、生育、照顧等制度與措施是健全的,那麼我們在擔心什麼?

  前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總幹事林秀怡(註四)指出「非預期懷孕所牽涉的層面及問題非常廣泛,可能涉及法律、醫療、經濟、就業、托育、親職教育、家庭關係、親密關係等各面向,並非僅是個人生與不生的意願選擇。」如果我們的社會是一個能夠讓人願意生、敢生、願意養小孩的社會,我們還要擔心非預期懷孕的青少年沒有把握做出最適合的決定嗎?或許是因為是自己家人、也因為中產階級的預設太深、對「好的生活」容易有固定的想像、對青少年的主體性抱持懷疑,才會讓我對青少年未預期懷孕產生焦慮。也因為這個事件,讓我有機會進一步深究青少年作為主體的懷孕議題,不是認知上認可就行,它是複雜、沒有標準答案、理想與現實難以兼顧且無時無刻挑戰人們價值觀的議題。

註一:
王淑卿(2004)。青少女未婚懷孕相關因素及其預防輔導策略。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362013 1 23 日,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36/36-43.htm

註二:
高松景(2002)。避孕又防病,安全有一套─安全性行為。杏陵天地,11(1)22-24

註三:
林玲瑜(2008)。女性非預期懷孕及人工流產之身體經驗。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註四:

林秀怡(2011)。非預期懷孕──鼓勵生育政策裡被忽視的身影。2013123日,取自http://www.frontier.org.tw/bongchhi/?p=1316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