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7日 星期六

第41期 我來自哈佛







以活在當下為生活目標
文/王晧安

  佛家思想的特性,其中一個吸引人注意的是「三世因果觀」,相信時間的特性有過去、現在與未來。聽起來很玄,講明白了其實很簡單。三世指的就是「時間」,指的「宇宙」二字中,往來古今的「宙」字。
三世有哪三世?就是過去世、現在世和未來世,也就是過去的時間、當下,以及未來的時間,在佛家特別重視「當下」,而不是過去,也不是未來。

  因果,指的凡所有事有起因,必有其結果,每一件完成的果,必有其起因。例如:有喝水的因,就有解渴的果;有愛護環境的因,就有環境永續的果;有桌上食物的果,就有種植、氣候、陽光、水、種子、運送、採買、交換、烹飪、做各種事情之人事時地物……種種的因。集合各種因,可以造成特定的結果,用物理的觀點來看,兩個氫和一個氧的結合是因,造就的水(H20)是果。

  本文想特別探討的是「三世」的部分,在佛家的時間觀上,我們因為思考「原因」,而容易停留在過去,想著:「啊呀,我之前就是不夠認真」、「如果我之前怎麼怎麼做就好了」,總是在回憶過去的事、剛才的事,而感到懊悔,停留在過去而使人停滯不前。有時候因為在擔心或是期待「結果」,想著:「我希望自己或世界變得……,但是……」、「我如果做不好的話,會變得……」,反而變得太過害怕或過大的心願,杞人憂天,永遠有煩不完的未來,不合理的願望與目標,也可能成為自己現在的壓力。

  因此,佛家才會有句話說:「不念過去,不畏未來」或「不念過去,不願未來」。但要記得下一句話是「不染著於現在,當下即是解脫」。當我們變得「追逐」於每一個「現在」時,每一個「現在」已成為了「過去」,追逐本身就是在追求未來,而不是活在當下。好好的感覺,好好地活著,珍惜的心,好好過著每一刻,就是活在當下,不做讓自己未來後悔的決定,每一個當下做自己能做的最好選擇。

  過去的已過去,未來的還沒來。不被過去所侷限,也不被未發生的事給煩惱。不思前,不思後,活在當下,本身就是自我修行的最好的方法,也是人生生活最清楚的目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