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晧安
「三八阿花吹喇叭,DO SO LA Si 花,握在手裡真漂亮,還會閃閃的發光……」這是《總舖師》的主題曲,電影裡鬼頭師有一句經典台詞「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主題曲」,就好像霹靂布袋戲中,一個角色出現,就會有主題曲一樣。當我們的主題曲響起,形象自然就會鮮明起來。你的主題曲是什麼?
看完電影,仔細回味,除了看見在這個「不公平、不正義」的不快樂年代,電影團隊努力為台灣帶來「快樂」,更看見電影企圖透過《總舖師》的故事,提醒我們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也就是我們台灣人最大的特色「人情味」,不能在忙碌的生活、為錢而工作的日子裡,忘掉人與人之間最珍貴的這一味。
大概是平常都和「性別」玩在一起,我發現導演放了不少「性別」的元素在裡面,雖然不是主軸線探討的重點,卻無法被忽視。
從電影開始,主角詹小琬平常不愛做菜,無論父親如何期待她能接手總舖師,卻能為了男朋友洗手作羹湯;男朋友欠債跑路,女方總是甘願成為那個為人作「保」的呆人,然後為對方償還自己可能都沒享受到的財富。
宅男召喚獸把詹小琬當作自己的「女神」,成立粉絲團,只要一召喚,沒有做不到的事情,運用神通廣大的網路蒐索能力、年輕人最積極的行動力,不用像其他偶像電影一樣賣肉犧牲色相,也能成為電影中最可愛的男性形象。
老「榜(闆)」娘膨風嫂是好神師的妻子,「做菜」這件平常在一般家庭,看來是「女人的事」,但膨風嫂卻像廣告說的「只剩一張嘴」,而什麼菜都做不好,好神師說她一點做菜的天份都沒有。但在好神師去世之後,好比婦女參政史一樣,先生的被關,妻子的就出來從政,膨風嫂想要「妻代夫職」上陣,卻節節敗退,沒有一道菜做得好,還被虧:「是女的總舖師喔!難怪喔!」打賭得勝的阿財師還驕傲地說自己是男的。這算是電影最直指「性別」之處。
電影海報呈現3名最有名的「男」總舖師,陽氣十足,沒想到在電影中3個人都非常情感豐富。電影中的辦桌比賽,幾乎都是「男」總舖師參賽,主角詹小琬以一個女性的形象在眾男之中,特別亮眼。雖然電影不刻意強調,卻無法讓人不注意到。
來自印尼的移工露絲比,細膩的觀察力與烹飪能力,成了故事中的救星。電影完全沒有被醜化、污名化移工,正展現台灣社會開始真正接納移工,不再隨便拿他們開玩笑,正視他們其實是近代台灣社會穩定發展的重要推手,經濟與家庭發展的救星。
料理醫生葉如海不斷尋找兒時母親的記憶,發現每個媽媽都會做「蕃茄炒蛋」,看起來簡單的一道菜,但每個媽媽做出來的都不一樣,最後還用這道菜參加辦桌比賽,似乎也在訴說一個道理:「家家都有一位總舖師」,在每一道為家人而煮的菜餚中,都有最深、最豐富的情感,那就是我們生命中最美妙的味道。
《總舖師》這一味,是如何的美味,無法言傳,唯有真的吃過,才能知道其中的滋味。到電影院去支持、品味這部難得再難得的國片吧!
(好性會覺音青年性別工作室主持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