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0日 星期四

覺青性電子報第5期 2012.05.10


覺青性電子報

覺青性電子報 第5期        發報時間:2012-05-10 17:00:00
報主:覺音青年性別工作室 / 總編輯:王晧安 / 執行編輯:王靖鳳


編輯入花叢

文/總編輯 王晧安

這個月來有二件事特別與各位分享,一個是走出埃及以「多元性別教育」的名義水入政治大學通識教育講座,一個是「雨天在校內穿脫鞋要記過嗎?」對於我服務學校的討論。

總算在4月18日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通過,恢復實施九年一貫性別平等教育課程綱要、重新提供三本性別平等教育教師參考用書,有好消息,也有壞消息,政大陳敦源教授藉「優質世界公民」通識教育計畫,邀請「走出埃及輔導協會」進入校園授課,雖然不是第一次,但因為之前有中正大學、東海大學兩次反同性戀及強調治療同性戀的宗教觀點研討會後,這次政治大學性別社團陸仁賈更有意識地在校內抗議。


(照片取自蘋果日報,余志偉攝)

臺灣立報編輯也在讀者投報的壓力下,要求記者應採訪走出埃及,以取得「平衡報導」。但早在2006年立報曾作走出埃及的特別報導(輔導同性戀 走出埃及前進校園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94357),該團體表示低調不願意接受採訪。立報也在網路上刊出讀書投書,在網頁及Facebook引發討論,隨後也有其他意見讀者投書討論「何謂平衡報導」。我也為此事件寫了<同性戀是病?>專欄文章。有趣的是,在上一期提到成功大學研討會討論到的Bob Spitzer精神醫學家,當初雖將同性戀從精神診斷手冊中將除病名,但後來受宗教團體影響進行「同性戀宗教治療」研究,2001年的研究發表大大影響後來「同性戀可透過治療改變」的論述,但事實上,當研究對象宣稱自己已經成功改變性傾向時,醫生根本無法去確認是否屬實,今年4月立,「Bob Spitzer公開道歉,收回前同性戀研究」成為美國的熱門新聞。

政大多元性別反教育相關討論連結:
蘋果新聞:教授請反同志團體演講 政大學生抗議
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格假學術,真迫害:政大恐同事件
立報新聞:性別別假平等恐同團體政大開講
立報投書:請平衡報導,這篇報導是利用媒體公器公審弱勢團體
立報投書:對「自願尋求改變的人」所指摘的立報報導偏頗
立報投書:回應《請平衡報導這篇報導是利用媒體公器公審弱勢團體》
愛白網新聞:著名精神病學家為「治療同性戀」的研究道歉
性別大補帖:同性戀是病?

第二個分享,最近下雨連綿,許多同學的鞋子在上學途中溼了,就算很幸運上學時沒有溼,但因為學生實習課、實驗課、公民課、音樂課、美術課和下課,學生有太多機會在各棟教室之間跑來跑去,因此鞋子終究會溼透,他們變通光腳或改穿拖鞋,以減少不適的感覺,讓上課時候奇檬子能更好。我實在受不了學校裡教官,在這段期間以「服裝儀容不整」,連續記同學警告、小過,因為在我高中的時候,校內是可穿便服、拖鞋的,這樣的變通真的需要「記過處份」嗎?這樣的作法似乎並不符合「正向管教」的教育潮流與政策。因此我為此事件作一些記錄:「培養會穿溼鞋子走來走去的國民」,再請對學生權益與學生輔導管教有興趣的朋友點入。

母親節快要到了,祝全天下的家庭照顧者平安快樂!請注意,不是全天下的母親,而是家庭照顧者。母親節原是為了家庭照顧者默默奉獻而設的日子,而不是為了歌頌「母親作為天職」的日子,機構辦理「母親節活動」似乎也該有一些調整,這週性別大補帖我特別寫了「回家的擁抱」這篇文章與各位分享。除此之外,本月性別大補帖,特別分享我這兩年在高中職生涯規劃課程教學以來,提出在性別角度的反思。

本期專欄看世界的角度非常豐富!社會層面,有陳一咪分享到首爾國際女性影展的觀察,有包租公陳小柏因為租房子,而遇到非刻板印象中、非主流想像的同志,原來租房子也可以這麼有多元性別意識啊!本期性別無敵好青春專欄,分享的是拉奇談到自己的「移工爸爸」,不僅臺灣有移工,臺灣人也會成為在其他國家工作的勞工,難得地呈現移工家庭孩子的感受,對照本期新聞快報「移工:台灣樣樣好 就是老闆不好」,讀起來倍感辛酸呀!

校園層面,「拉青的小火花」透過教學活動的分享,與我們共同思考遠距離關係與愛情、親密關係中的分手議題。小怪獸在本期專欄,嘗試對「鋼管女郎在清大」提出性別角度的思考與批判。南華大學彩虹平道創社人阿斑,與我們分享成立性別社團的初衷,感謝身邊的資源與支持力量。

「青色半獸人」專欄,分享從當代青年們實踐夢想過程中9條必經的道路,提供青年與不再是青年的朋友們作為自我實現的參考。「我來自哈佛」探討佛教如何積極地看待「緣」這個概念,提醒我們要「創造緣」、「把握緣」,而不只是被動地「隨緣」。

最後,還請大家5月份共同響應由本工作室發起的國際反恐同日「反恐同粉紅行動」,一起貼上反恐同貼紙,一起穿上粉紅衣,並且上網登錄您的參與,讓更多人了解「反恐同」與「反性別霸凌」的意義!



性別強心丸

性別大補帖:別讓俗諺成為生涯絆腳石
台灣立報 2012-04-12 文/王晧安

高中職生涯規劃課本通常有「生涯座右銘」的內容,提供學生正向的人生態度、生涯方向,或勉勵我們挫折時,積極地面對人生,幫助學生從生活話語、名人故事、書本或影片中,找到一句能陪伴自己的座右銘。我很喜歡座右銘帶給我的啟發,偶爾讀一下,還滿勵志的!「放棄只要一句話,成功卻要一輩子」、「你的決定,決定你是什麼樣的人」、「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等等,每每看來,總給人「當頭棒喝」的感覺!

座右銘常帶來正向的感受,但許多俗諺仔細思考,卻讓人很氣餒,讓人感覺生涯真坎坷、限制重重哪!俗諺裡隱藏的性別偏見還真不少!「男兒志在四方」,鼓勵男性要有遠大的抱負,要有志氣,要有閱歷。相對地,一旦男性沒有遠大的志願,就常被取笑,說這些男人「沒路用」、「沒LP 」、「小家子氣」,甚至覺得虧他們跟「女人」一樣。忽略個別男性興趣不同,每個人期待的未來發展不一樣。[詳全文]

性別大補帖:生涯教學帶學生往哪裡去?
台灣立報 2012-04-19 文/王晧安

教生涯規劃第三學期,我開始反省,究竟教給了學生什麼?教材與課程背後潛藏什麼樣的價值?自2006年開始,高中職開始有「生涯規劃」的必選修課程。第一章談「生涯」的定義,指出生涯關注人生歷程各方向的發展、各個層面的生活。但在目前的課程架構下,往往全學期許多時間似乎容易「重升學、重就業」,而「輕家庭/伴侶、輕生活」。

無論原生家庭,或對未來家庭的想像,往往是影響孩子生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但生涯規劃課程卻只安排很少的篇幅討論。不禁讓我思考,為什麼生涯規劃沒有談「未來家庭的規劃」?為什麼沒有談「結婚、單身的規劃」?為什麼沒有談「伴侶的選擇」?為什麼沒有其他更實際的,如果伴侶、原生家庭的家庭意見與自己選擇不合,應該如何溝通?到外地讀書後,會面臨哪些生活的新問題?[詳全文]

性別大補帖:同性戀是病?
台灣立報 2012-04-26 文/王晧安

今年3月25日,成功大學「同志與精神醫療研討會」中,有一場相當有爭議的座談:「林成國醫師」從基督信仰看同志議題的場次。之所以爭議,是因為該醫師陳述基督教視同性戀是罪的觀點,倡導走出埃及關懷協會的價值,暗示同性戀常用光明、良善的外貌呈現,帶來短期的利益與快樂,但終究會帶來苦難與傷害,這樣的罪最後會與撒旦沉淪到地獄與神永隔。

該場分享認為同性戀不是神創造人的美意,認為「同性戀」是「罪」,是「病」,基督教與神愛「人」,愛這些罪人、病人,但恨「病」。唯有建立病識感,才能使同性戀這些病人、罪人獲得醫治,不再成為罪的奴隸,蒙神的道與恩典,憑著神的力量才能擺脫疾病的糾纏。並且鼓吹現代心理治療是無用的,得透過宗教治療,透過禱告,在3到5年以上的時間,這樣的病與罪才能改善,才能獲得見證,得到救恩,性傾向才得以改變。未能撐到3年的人,往往因為意志力不堅定,而不是治療的無用。那些身為同性戀而不快樂的人,想改變成異性戀的人是更弱勢的人。[詳全文]

性別大補帖:真懂假懂還裝懂
台灣立報 2012-05-03 文/王晧安

我發現生活中無論是朋友間、工作上的談話,常會有一些「小對話」,讓人體會到對方很想理解我想表達的話,但好像又不這麼精準時,有點尷尬。

「我想你應該沒有辦法接受這樣的事吧!」
「你真的做得到嗎?」
「你應該很生氣吧!」

究竟講這些話,真能夠反應對方感受與想法?表達對彼此的理解?或有時候,會不會也成為一種不正確的理解?錯誤的同理?甚至引導對方進入自己想討論的面向與話題?[詳全文]

性別大補帖:回家的擁抱
台灣立報 2012-05-10 文/王晧安

受西方文化的影響,母親節成為我們生活中,與家人重要聚會、聚餐的日子。有人說這是母親休息的日子,但一年只能休一天,「母親」這個工作還真不好做。有人在煩惱要給母親送什麼禮物?要去哪裡吃飯?有些人到教會、寺院參加母親節活動,傳遞「感恩」的價值。有些人則提醒「家務是全體家庭成員的事,不是母親一個人的事」。

記得小時候,老師會教我們寫卡片給母親,用紙彩帶製作康乃馨,媽媽仍在世的做紅色,過世的做白色,顏色標示了我們的不同。讓我學習到原來這世界上,有一些人是沒有媽媽的。我在想,照顧這些同學的家長,無論是爸爸、哥哥姐姐、阿公阿嬤,還是叔叔阿姨、伯父姑姑,有沒有屬於他們的節日呢?[詳全文]



酷斯拉咪咪

首爾女性主義與拉子:記國際女性影展之行

The 14th International Women's Film Festival in Seoul(IWFFIS 2012)(http://www.wffis.or.kr/wffis2012/00eng_intro/main.html

文/陳逸咪
Blog:http://glitterandbright.blogspot.com/

今年首爾的女性影展時間是4/19~4/26,這次因為工作之故有機會可以去首爾「半參訪」當地舉辦的女性影展,讓我收穫良多,不藏私的精神督促我寫下這篇心得文(炫燿文?)來跟「親菇」(應景一下,韓文的朋友之意)們分享。

雖然通常一般人想到首爾連結到會是首爾塔、明洞、東大門之類,如果想要來個深到不行的深度之旅的話呢?參與一下當地人的活動想必是個很不錯的方法。

2011年3月份,我曾經和姊妹們到首爾自助旅遊,旅遊心得差不多就是許多旅遊論壇所說的,地方漂亮、食物好吃、衣服好買等,外加一點對部分店員差勁態度的壞印象。不過,印象最深刻不是上述旅行點滴,而是地鐵站四處可見整形廣告的變臉前後對照圖,以及映入眼簾真實人們的完美臉蛋,隨之而來對這個國家的好奇。

「是什麼社會氛圍讓大家想要變『美』的意圖這麼強?地鐵裡人人彷彿一個模子刻出來的白皙臉蛋、V型下巴、尖鋌俏鼻、豐潤雙唇」。雖然整形診所廣告範例以女性居多,但是首爾的男性似乎也不排斥動刀讓自己變「美」。去年聽一位在美國長大,近幾年到韓國學韓文的韓裔男生說,韓國人很在意自己臉蛋的V line,全民變臉時代究竟怎麼形成的?

今年參加首爾女影抱著更多好奇,在這樣一個全民變臉時代的國家裡對性別的想像是什麼?女性主義者在哪裡?韓國的酷兒族群在哪裡?她/他們都在做些什麼事情?

韓國女性主義的起始以及IWFFIS

這次有機會聽HWANG Miyojo(首爾女影的策展人之一),分享一些女性影展的策展經驗和歷史。讓我稍微了解了韓國的女性主義發展,90年代是西方女性主義蓬勃發展的年代,當時韓國受到影響,在校園中開始出現所謂的「young feminist group」,這一波的女性主義團體集結後首先推動的就是要求公開指控校園性騷擾的罪行,她們要求加害者公開道歉。不過當時並沒有相關的法條依據,往往道歉了卻無法根除類似事件的發生。在男性主導的社會中,這波性別運動遭到反挫,性騷擾而被要求公開道歉的男性加害者反過頭來告受害者。韓國女性主義正是在這樣艱難的環境中啟蒙,同個時候,許多海外留學歸國的女性主義者及女性藝術家意識到這樣的社會氛圍應該有所改變,於是成立了國際女性影展,引進國內外的影像,透過影像的力量傳達不一樣的聲音,一直到現在,IWFFIS 的規模之大以及熱烈盛況不亞於台灣的金馬影展。

台灣類似的議題取向影展常是影展咖的天下,不易攏絡主流觀眾群,首爾的女性影展現場卻可以看見酷兒族群、女性主義者、影展咖「以外」的一般觀眾,有打扮光鮮亮麗的異性戀學生情侶、有穿著正式的中年男子、有一群的大男生...各式各樣的觀眾人手一本IWFFIS手冊,場面好不熱絡。

娥們一起在街上抽煙吧!

女影放映期間,在戲院門口每到下午,首爾當地的NGO團體擺放攤位,發送文宣品以及販賣帶有訴求的小東西,其中有一張貼紙上面是一隻叼著菸的熊。這是希望可以在街上抽煙的訴求,是因為韓國女性是不被允許在公眾場合抽煙的,公然在街上叼著菸吞雲吐霧是專屬於男性的權利,女性如果這麼做則引人側目。IWFFIS放映期間,戲院Artreon門口常看見女性群聚抽煙,因為這段期間女性影展的放映,讓首爾女人們覺得可以自我解放一下,不用在意旁人的眼光。

我還記得禮拜天晚上七點多,我從戲院裡出來,看見在戲院門口抽起菸的女性(其中不少拉子),心裡對IWFFIS有種無法言喩的感動,很謝謝IWFFIS持續創造這樣一個保護罩,讓在父權社會和大男人文化背景中生活的女性,找到可以做自己的友善空間。

南非/韓國的拉子

身為一位女同志,不管到哪個國家都不忘己任,瞇著眼睛尋找各國拉子的身影,韓國和日本是我去過,「拉達」(la-dar)極少響起的國家。獨特的社會結構,這兩個國家的女性相較台灣、泰國,更嚴守主流性別的外貌準則,多虧有IWFFIS,讓我看見首爾的拉子、首爾的T婆不分。

IWFFIS的單元中有一個名為Queer Rainbow的酷兒單元(http://www.wffis.or.kr/wffis2012/03eng_program/01_pro_view.php?code=173)。

一咪最期待的莫屬這個單元每場的影片放映,因為可以看到大量外表鮮明的拉子(高層次的短髮、牛仔勁裝、中性打扮等,總之讓我拉達大響)。其中有一場酷兒影片集放完後有場映後座談,邀請影片《Difficult Love》導演Zanele MUHOLI以及韓國當地的文化策劃人Susu。

《Difficult Love》是一部記錄片,導演Zanele是位攝影師,她透過攝影作品傳達她身為一個女性對相同性別的愛,紀錄片則是記錄Zanele和她鏡頭下拉子的想法與故事,整部片透過她們的遭遇與經驗,書寫南非的拉子現況。我們看見南非流離失所的拉子伴侶、遭到性暴力對待的南非T、從事演藝工作的南非婆等……,非常珍貴的一部紀錄片。

映後討論熱烈,持續了一個小時。Zanele是個極具行動力的運動者(activist),她身上的彩虹渲染了整個放映廳,相信許多觀眾都被她的意志力感動,據她說,南非拉子在當地是很不被接受的,有許多人因為自己的拉子身分在家中被姦殺。她希望透過攝影讓更多人知道,她如何愛著另一個同樣性別的人,紀錄片的拍攝則揭露這樣的愛有多不容易,Zanele激動的「說該換她們(黑人女同性戀者)發言了!」以藝術的形式,Zanele向整個白人異性戀世界表達不滿。

Susu則就韓國當地的拉子現況提出一些回應,韓國的確也跟其他國家一樣,男性社會地位高於女性的狀況影響同志族群,韓國男同志的可見度比女同志高,但是Susu提到韓國也有成立相關的基金會在關注同志權益問題,只是韓國女性地位較低的影響下,拉子面臨的阻力更大,出櫃更是困難,韓國的女同志只能別無選擇的隱藏在異性戀社會之中。

這場映後座談,讓我稍微看見南非和韓國拉子的處境,讓人更想問抵抗主流女性外表的韓國陽剛T怎麼面對社會的諸多限制,她們如何求職、如何面對家庭朋友的疑惑。

發花痴時間

影展期間,主辦單位畫辦Queer Night,跟台灣DJ放音樂、跳舞暢飲的女同志趴不太一樣,主辦單位請來拉子金屬樂團現場飆唱讓party顯得hard-core,不過差不多十二點人就走光了,玩得不是很盡興。但還是看見幾對拉子伴侶,從外表判斷,有不分、有T婆、也有TT的組合,也有男同志出席,不過占少數,可見女影的主要酷兒族群以拉子為主。另外,韓國T都很會打扮,秀氣路線的美型T,真是讓一咪我心花怒放,要不是韓國人不怎麼善交際、不夠外放,沒有機會和當地的拉子直接互動,不然我現在可能不會在這邊勤勞打文章,而是在用韓國熱門的聊天App「kakao」跟美型T熱線妳和我了。(臭臉)

如何參與IWFFIS

IWFFIS主要的戲院是位於新村站附近的Artreon,相關資料可以辜狗一下,我也懶人一個,相信有志者事竟成。找到場地之後,就是要買票啦,買票很簡單,就到Artreon二樓就會看到明顯的主視覺以及一排志工在售票處,就可以前去詢問要如何購票了。購票處都會有大疊的影展手冊可以索取,記得索取一本帶在身上,有什麼有趣的映後座談才不會錯過,影展最值回票價的非映後座談莫屬。

韓國人民並不擅長於用英文溝通,所以無論詢問什麼事情,簡單的英文單字加上誇張的比手劃腳,會比流利的英文來得有效許多。因為通常妳說了一串流利的英文之後只會換來對方滿面的問號。

總之,拿到票之後就可以按照票上的廳次入場,我自己這次的經驗是千萬不能遲到,因為在Artreon的志工都非常嚴格,電影開場後就不放人入場了(不像台灣有什麼開場後十五分鐘的緩衝時間),而且語言不通的妳,也別想要耍什麼任性或哭腔要對方放行,乖乖準時或者提早到外面等候最保險。



汁液型男

從租屋那檔事遇見同志

文/台大潤滑液男孩 陳小柏
Blog:http://ntuwetboy.blogspot.com/

我在幾個同志社群貼了租屋的資訊,包括PTT上的LGBT四個版,拓網、租屋達人等。


除了一些自己的私心幻想外,我知道許多同志對一個家,一個溫暖穩定空間的渴望。或許不用親密,但是心裡知道這裡會是個友善堅定的所在,那就夠了。

我特別貼在跨版上,我說大家都是在家靠父母,出外就是要靠朋友。許多跨友,不管是哪種層度的跨越,在外租房也常常會碰到阻礙或困擾,在外已經夠累夠辛苦了,回到家想做自己,卻還要小心小心翼翼隔壁房客或害怕的房東。

如果可以,我想要當一個強捍的房東,哪個房客來說嘴誰誰誰穿女裝、誰誰誰穿男裝很詭異很噁心,老娘第一個指的就是你的鼻子,這些朋友美得不得了,誰怎樣還輪不到你/妳來指指點點。

今年有一個小弟來租房了,斯斯文文生嫩怕生。跟我在拓網上認識的,現場聊了十分鐘還怯怯的問我是不是圈內人。他聽到我開玩笑的說,有自己人(同志)住附近可以互相幫助,如果有炮友來要借保險套也很方便!

這不過是再平常不過的一個梗,他卻目瞪口呆。

他說,我是第一個他遇過講話那麼…開放的人。約炮?對他來說好陌生。性,是一定交往後才能做的,他說他一直以為是這樣。

換我目瞪口呆!不是吧?我明明講的都是普遍級的啊……也許,連梗都不算。

我們兩個站在我們家風景好的天檯上聊了好一陣子,穿著不合身的牛仔褲但他覺得很舒服,寬鬆的外套說是他爸爸的;他問我英文是不是很好,我笑說大概全民英檢中高級左右而已,他疑惑地問我什麼是全民英檢。

他說他高職畢業,就和哥哥出來找工作,現在的工作一天要做12小時,週休一日,只放星期天。公司工廠是在做手機殼的。我怒氣衝衝的跟他說,這完全違返勞基法啊!你這樣兩週工作時間是144小時,遠遠超過勞基法規定的84小時,你公司違法你知道嗎?

他愣住。什麼是勞基法?他說他同事們都是這樣工作時數啊!「告公司…不好吧?」他怯怯的,許多話都含在嘴裡,他說自己很笨,眨了眨他排灣族迷死人的眼睛。他說他沒有交過男朋友,以前因為過胖不用當兵,現在瘦下來了。想要交男朋友。

最後他笑笑的說過幾天來打契約,自在地揮手騎車離去。

在走回房間的路上,我想起徐大作家一次來男五的演講,他說:「現在已經沒有這樣的男同志了」,指的是像孽子般生活在黑暗的青鳥們,所以他都寫一些中產的漂亮的男同志們的故事,他為自己辯護的說他就是個賤貨。不是,他不是賤貨,他只是個可悲穿著新衣的國王,然後真心的以為全台灣的同志都有錢買A&F買LADYGAGA的票,都知道紅樓都會上健身房都會玩藥跑趴都有IPHONE可以玩JACK'D。

提醒自己,不是要去指責別人,要期許自己,不管在什麼位子做什麼事,不要瞎了眼鐵了心。不管政策面結構面多重要,不要忘記給身旁的人溫暖和溫柔。



拉青的小火花

開花結果的愛情?
文/陳停(臺灣青少年性別文教會副秘書長)

最近,一些朋友面臨了感情的轉折期、一些朋友走到了感情轉型的思考期,這引發我對愛情與未來有很多的思考,甚至開始正視「分手是否必要」這個問題。

前兩天收到友人的一封簡訊,內容是說跟友人很要好的大學異性戀班對,在交往七年後因為分隔兩地而分手,友人對於男方的做法不甚諒解,認為對方在逃避,卻也對男方的回應感到無能為力。後來我花了一段時間回覆簡訊,表達我對這件事情的看法。四月我到中部某大學分享浪漫愛的課程,讓我更想聽聽大學生們對感情、對分手的看法,因此決定運用這個題材在演講上。

愛情選邊站

首先,我在黑板上畫了X軸與Y軸,X軸代表「認同與否」、Y軸代表「分手與否」,在我念出情境題之後,邀請同學們依據自己的想法移動到相應的位置,例如:

題目一:兩個人在一起七年了,其中一個人對這段關係感到沒有未來,所以決定分手。

站在認同但不該分手的人,理由是七年的感情就這樣結束有點可惜。

站在認同且應該分手的同學,理由是覺得如果沒有未來,真應該快刀斬亂麻,分手也好,也有人覺得「沒有未來」只是想要分手的藉口,不如就分了吧!

另外有一位同學站在不認同且不該分手,理由是都在一起這麼久了,很多事情可以溝通出解決辦法,不應該輕易放手,倘若討論過後還是沒辦法,就會考慮接受分手。

題目二:兩個人在一起七年了,因為雙方分隔兩地,導致其中一個人對關係感到沒有未來,所以決定分手。

站在認同但不該分手的同學,認為雙方分隔兩地的確會讓感情產生許多變數,如果分開的時間不算長,或許可以討論出適合遠距離的相處模式,繼續在一起。

不認同且不該分手的同學認為,七年的時間不算短,如果只是分隔兩地,距離不是問題,不足以構成分手的理由。也有人認為雙方對彼此有沒有愛才是重點,如果沒有,就算每天都膩在一起也會分手。

認同且應該分手的同學表示,分隔兩地會對感情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脅,並認為「陪伴」在愛情中是很重要的。

不認同但應該分手的同學,覺得如果因為距離這種小事就要分手,這種人不值得繼續在一起!

題目三:兩個人在一起七年了,雙方分隔兩地,一個在美國讀書,一個在台灣工作,男生害怕自己耽誤女生的青春,不願意讓對方一直等下去,所以決定分手。

站在認同且應該分手的同學認為:女生的青春的確是有限,一直讓她等下去不是辦法;男生去美國讀書,回到台灣以後,他的社會歷練跟女生差太多了,很多事情都要重頭開始,女生要等到什麼時候呢?另外也有人覺得現在的情況的確有太多阻礙了,分手何嘗不是一件好事?也許哪天復合了也說不定。

不認同且不該分手的同學覺得男方認為會耽誤女生,這只是單方面的猜測,搞不好女生不覺得被耽誤啊!有人甚至認為「耽誤」真的是最爛的分手理由了!

題目四:如果我是他們的朋友,在了解以上的情形之後,我會勸合還是勸分?

出完這題之後,大家反而不知道要怎麼移動,我覺得很有趣。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他們想知道雙方是否還愛對方!我說我只接收到他們雙方「不是沒有感覺」的訊息。同學們表示如果沒有愛的話就不用多說了!投資報酬率太低不值得啦!大部分的人不管身為男生朋友或女生朋友都勸分,覺得既然想分開,就不要勉強在一起;也有人希望女生多把心思放在自己身上,不要為不值得的人付出。

在愛情中,你/妳重視什麼?

在體驗活動的過程中,我發現同學們很在意「感覺」或「愛意」,對他們而言「愛」是構成一段關係的最重要因素!倘若今天我明確表示雙方都還有濃烈愛意,那麼結果會不會一面倒地堅持不要分手呢?不過顯然在決定分手或繼續,不能光從有沒有愛來判定,畢竟我們是活在社會當中,現實裡就是有這麼多考驗,「山無稜、天地合,才敢與君絕」的誓言恐怕只能在電視劇裡感動罷了。

再者,我發現有些同學很在意「溝通」、「協調」這件事,我想這是一個能不能維繫關係的重要關鍵。當面臨困境時,溝通是必要的,如果像情境題當中的男方只是為了不願耽誤女方的青春而分手,那豈不是把自己想得太偉大了一點?好像事事都為女方設想,犧牲小我沒關係,但實際上只是對自己沒把握、對女方沒把握、對這段感情沒把握吧!因為無法預測以後會發生什麼事情,只好先放開對方、也放過自己。

正如同學們提到過的,「耽誤」只是單方面的想法,如果雙方有過協調,還會再用耽誤這個詞嗎?為什麼不能是覺得分開對彼此都好而協議分手呢?不過在我接收到的訊息裡頭,女方的聲音無從得知。

除此之外,男生認為女生的青春有限、不想讓對方一直等的說法,不僅讓我無法認同,也不禁思索原來這個年代的人,想法仍是這麼八股。感情是雙方的事情,「不想讓對方等待」這句話,男方怎麼好像置身事外了?難道自己就不用等?原來女人的青春就是用來等待愛情的?男生的青春用來打拚事業,愈老愈值錢,所以不要緊?然而,在關係中,不管是誰在「等待」對方歸來,以及對方「等待」歸去的期間,青春沒有一刻不在流逝;不僅是男人,女人的青春也可以揮灑在追求事業以及自我實現的!況且,若真的不想讓雙方等待、不想沒有「未來」(這個未來因人而異),那麼結婚何嘗不是一種選擇?怎麼會選擇分手?這時候擔心青春消逝、不願對方等待的說詞,怎麼聽起來愈來愈像藉口了?

一起進墳墓才是真愛?

從友人的簡訊以及體驗活動中,我了解到人們還是很執著於開花結果的感情。有的人認為這棵植物無法結果,就不應該再繼續施肥,是時候找下一棵了。但也有人遇到無法順利開花的植物,就使用各種方法、改變種植方式、改變日照方位、改變澆水施肥的方式和時間等,無所不用其極地也要開出一小片花瓣,很少有人選擇直接放棄、不種了。為什麼?可能會被親朋好友唸啊罵的:半途而廢、過了這個村哪還有那個店、你/妳根本就心不在此吧、一朵花沒種成又種下一種……等。那什麼時候才能種到一半不繼續種?也許要等到自己真的不想種花了、哪天盆栽不小心從陽台掉下去、颱風把植物給摧毀或這棵植物對人體有害時,有正當理由說bye bye吧?

回到最開始的提問,為什麼相愛的人一定要在一起才表示相愛呢?分手為什麼會被視為天大的事呢?何不把分手看得輕一些、或把感情看得堅強一點?如果相愛卻不適合,我想,分開僅是用另一種方式存在,用另一種方式在愛吧。拋開開花結果的成見,就算不留下什麼也無所謂,就算留下了什麼也都珍貴。



怪獸性別筆記

清大裡的「鋼管辣妹」

文/孫致宇(小怪獸,在九降風中衝鋒陷陣性別領域的平凡大學生)

清大學生會籌辦文藝季開幕式,想營造廟會熱鬧氣氛,所以找了電子花車和鋼管女郎表演,也拉男同學上台共舞,卻引發熱烈討論、還上了新聞,許多支持的同學覺得自己可以以平常心看之,也認同藝術可以是多元的,無須大驚小怪;但也有同學覺得太過煽情裸露,學校校風並不適宜這類「色情」表演──不過依筆者觀察,學生社團表演中就常見性暗示的舞蹈或言語,我們的日常生活本來就有「性」。

然而,為什麼還是會讓人感到不舒服?有人覺得這樣「不尊重學校中的女同學」,這個論點相當有趣,背後隱含相當多的性別預設,意即「鋼管女郎只服務到男同學,且煽情裸露的性暗示場景無疑造成女同學的尷尬與不舒服」,看似體貼女性觀點,其實還是在父權異性戀的脈絡裡。筆者以為這種將鋼管女郎直接等同於供異性戀男性的性物(sex object)很危險,我們不能因為鋼管女郎或讓我們聯想到父權結構底下的被物化的女性,就以其為理由,將之強制禁止;因為一旦我們認為「鋼管女郎的舞蹈就是男性剝削女性的表演」,那翻轉將成為不可能,但我們仍然可以加以批判、檢討。

但是,討論中出現了「那怎麼沒有猛男秀?」──為什麼沒有其他性別的表演呢?社會中類似的表演已經非常多了,直接複製這樣模式、丟進校園中是不是符合性別上多元化的精神呢?儘管「鋼管女郎在清大」從另外的許多層面來看,它已經挑戰了藝術的位階、去性化的校園等等既定的主流價值觀,但是在性別的面向上,可否有更多的可能?



青色半獸人

通往夢想的9條大道

文/王晧安

我從高中開始築夢,成立性別社團,追求平等公義的社會與理想。我也很喜歡聽其他青年分享他們的夢想,總覺得我們來自不同的地方,但有一股相同的氣息,彼此的夢想大異其趣,但有一些相同的軌跡。我將這些經驗整理出「青年實現夢想必經的9條大道」:

「築夢」
要勇敢築夢!做一個能讓自己、讓社會變得更美好的夢想。

「相信」
相信很多事不需要長大才能做,不是很會讀書才能做,不要因為要上學就不做,相信現在就可以開始做。多多聽聽其他青年如何實踐夢想,堅定自己當下築夢的信心。

「支持」
要找到願意支持自己夢想的人。夢想常常會被人唱衰,那是因為他們不敢做夢,也沒有實踐夢想的勇氣,或是他們也常被潑冷水。我們需要向實現夢想的人學習,而不要讓不敢做夢的人阻礙自己。我們需要支持夢想的力量,也要成為鼓勵與支持別人圓夢的人。

「承諾」
告訴大家自己將實踐夢想。透過人際的力量,一一向大家承諾,分享自己將做的事,能幫助自己生出勇氣,不讓自己臨陣膽怯,有助於鞏固自己圓夢的毅力,增加自己的意志力。

「行動」
先實踐再說,有些大人離夢想越來越遠,就是因為他們總是說,總是想,而從來沒有做。

「做中學」
邊做邊找資源,邊做邊計畫,讓自己更接近夢想的源頭、實踐的方向。年輕人缺乏經驗是理所當然的,不能等什麼都「學好」、「準備好」才出發,有時一邊做,一邊學,回頭過來總會發現自己在努力過程收穫滿滿。有時候,等待準備好再來做,很容易有不合理的期待、太計較細節,而容易駐足不前。

「錯中變」
邊做邊調整,一旦失敗了,就找方法,夢想既然是夢想,就是因為很不容易達成,挫折是必然的,追逐夢想勢必得從許多苦難中蛻變,才能成就夢想的價值。

「超越」
不要讓「錢」成為自己的侷限。我們往往容易自我設限,例如單車環島擔心沒有體力,登高山怕危險,想創業怕沒錢,想出書怕沒人買。在實現夢想前,不要給自己設一堆侷限、藉口、理由,而是找到機會與方法來突破侷限,超越自我,夢想就在眼前。

「繼續」
完成這個夢想之後,繼續做下一個夢,實踐下一個夢吧!有時候人在達成目標後,容易突然感到空虛、失去重心。持續築夢是重要的!並且告訴更多人,自己實踐了什麼夢想,影響其他人也繼續勇敢築夢吧!讓我們的夢想相互輝映吧!

親愛的妳/你,正在夢想大道上了嗎?



我來自哈佛



文/王晧安

「我們真是有緣啊!」

記得國小、國中有這麼一段時候,總有人喜歡寫「緣」這個字,還把最後一筆劃畫得長長的,有的人寫在鉛筆盒,有的人寫在書本上,有的人刻在桌子上。究竟這個「緣」是什麼意思啊?

「緣」字是描繪衣服由很細的絲的構成,而在翻譯佛典的時候,這個「緣」通常是「機會、條件」的意思,怎麼說呢?

我們好有「緣」,就是「我們好很有機會常常遇到」。當一件事無法完成,有時候我們會自我安慰:「緣份」不夠啦!意思即機會不足、條件不夠。

緣就好像一條條的細絲,交織著,很多事情要完成,就需要各種條件的組合與匯聚才有辦法完成。

以最近好性會舉辦「同志家暴與性侵害研討會」,需要哪些緣呢?當初是一個好人團志工在一次電影座談上,提及同志伴侶遇到家庭暴力的問題,突然讓我意識到,臺灣現在婦女福利資源上,大部分都投注在家暴這一塊上,但同志能獲得的資源卻非常少,並不是女同志之間沒有家暴的問題,而是被忽略了。這位志工朋友遭遇這件事是一個緣,電影座談是個緣,一個開放的、分享、支持的氣氛是個緣,她願意分享這件事是個緣,好性會工作人員能感受身受是個緣,我們願意為這件事多付出一些是個緣,社福資源看重家暴是個緣,當然,整個臺灣社會歷史脈絡,為何願意重視家暴議題也需要很多的緣。後來,工作人員討論方案、送出補助申請,也有許多人願意座談、在行政上提供幫忙,也有許多人對這個議題感興趣,願意一同討論與分享,每一個部分都是不同的「緣」。

因此,在些緣交錯在一起,織成了一張密密麻麻的網,各種條件的聚合,就是「緣聚」,但很重要的,得有人「想要辦這個活動、願意辦這個活動」,這就是「緣起」,當活動舉辦完,人們散去,完成活動成果,各種條件不在了,就是「緣滅」。

緣是各種條件組合而成的網絡,也有緣起、緣聚、緣滅的過程。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等待緣份似乎有點消極?我們生活中,想要成就許多事情,的確需要「緣份」,更需要「創造緣」、「把握緣」,其實中生活中有非常多的「緣」,很多的條件、機會在我們眼前,只是我們有沒有去珍惜這些故事,有沒有去看見許多人相同的需要,我們應當努力成為將這些條件聚合的主體,一張「緣網」,不可少的,讓我們自己成為一項任務的開頭,才有「緣起」,才有後面的過程。

就好像最近政大教授請走出埃及進班宣講,其實這件事他一直在做。只是有了去年真愛聯盟事件的緣,有好性會培養校園性別社團的緣,有中正、東海大學社團與真愛勢力對抗、早先打頭陣的緣,讓政大學生更有意識地集結的緣,才有後續一連串的關注與討論。

談緣的積極面,即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變化出一張張的網」,促成各種條件,才能讓整個社會對青少年、性別議題更有敏感度。



校園性別花

拾起創社的初衷

文/陳鶴勳(阿斑,南華大學彩虹平道創辦人)

心動不如馬上行動!

我永遠記得2010年的某天下午,到中正大學的活動中心門口等待朋友,當我望向門口兩旁琳瑯滿目的看板以及海報時,有隻綠色的恐龍攫住了我的目光,牠在黃色底海報的右側,上方有著「酷斯拉社」的標題,還有LGBT的字樣。我心裡五味雜陳,有羨慕、有難過、有高興、也有悲哀,因為在南華大學沒有這樣的社團資源。這件事情在我心裡埋下了一個種子,開始蒐集成立社團的資訊,並且思考我成立這個社團,能夠為我們的學校的性別少數族群做什麼?

我請教了社團指導老師─魏書娥老師,她提供很多方向,比如影響學校的政策、舉辦性別相關書籍的讀書會、營造校園性別友善空間……等等,在與老師的對談中,我突然冒出了很多的想法,同時回憶起在構築自我認同中的跌跌撞撞、躲躲藏藏,亦找不到任何方法來洗刷同志身分汙名的絕望,要是當時有性別教育、有同志教育、有情感教育、有一個可以讓我有歸屬感的社團,那是否可以不用走那麼多的彎路,可以更有勇氣地做自己?因此我更堅定了成立社團的決心!

成立前的震撼

在成立社團的籌備期,發生一件令人遺憾的事,我至今仍無法忘懷。

「聯合報2010/12/29身為男兒身感無奈 大三男自殺
【聯合報╱記者謝恩得/即時報導】南華大學1名大三男學生,昨天下午在中正大學附近租屋處燒炭自殺,遺書中對於身為男兒身相當沮喪和無奈。……」

當時我很震撼也非常的難過,也想過要是我能夠早點成立社團,導入與跨性別相關的資源,會不會讓他不那麼孤單,或重新找到另一條認識自己的路。我將這件事情記在心中,更積極地去推動社團成立以及相關的發展業務,並且與學生輔導中心合作辦理活動以及課程,結合學生輔導中心的資源加以運用,希冀能將社團的影響力擴大,幫助更多需要的人。

莫忘初衷

至今,我們社團的成員們具有不同的身分,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疑性戀……等等。我感到非常的欣慰,每次的活動都會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和交織出一張從未發現的思考藍圖,每一次的課程都是一次成長的機會。看著社員與幹部人數增多,聽著社員因參與社團而有所收穫與改變,都讓我們非常的感動,而我則期勉自己以及夥伴能記得當初熱忱服務或投身社團的初衷。同時,我很感激從草創初期一路陪我走來的夥伴以及每個給我們機會、幫助我們的性別社團和關心我們的夥伴。也是因為有你們的努力與幫助,才能讓社團在校園裡發光發熱進而照亮我與他人的生命。



性別無敵好青春
爸爸,你是誰?

文/呂健志(拉奇,臺灣青少年性別文教會教育推廣部主任)

張開性別之眼

在寫移工的議題之前,我一直忘了爸爸曾經是移工的事實。在台灣經濟正要起飛的八○年代,爸爸搭上飛機,飛往新加坡。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自有記憶以來就沒有爸爸印象。只知道每個月每個月媽媽固定會收到叔叔來信。信封裡總是疊著厚厚照片,沒有太多字,媽媽總是會跟我說照片裡叔叔的故事,在娓娓道來的故事裡藏著淚珠,媽媽有時看著照片低聲哭泣。

異國奇景對當時仍是小孩的我,就是個遊樂場。我看著一張張照片,開始做著各種白日夢,我彷彿就是處在異國的叔叔,正進行各種冒險,是那麼地精采好玩。當時想著媽媽的眼淚,或許是因為沒能一起探險,所以才哭泣吧!而一直要到我小學三年級,這位男子,爸爸,才活生生站在我生命之前,結束了這一段旅行。

記得當時叔叔要回國的時候,媽媽為了要去機場接機,還特地帶我去百貨公司買了套小西裝。媽媽一直叮嚀我,要上前去擁抱叔叔、獻花圈,並記得叫叔叔爸爸。但,當時我彆扭了起來,因為「爸爸」這兩個字在嚨喉卡著,看著眼前的叔叔我叫不出口。而回到家的與叔叔的第一餐,我因沈迷在那些台灣都沒有看過的各種玩具裡,擔誤吃飯時間。這時爸爸給我了一個巴掌,於是我淘淘大哭。這個令人感到陌生的爸爸,我恐懼著。

不斷回首的空中飛人

我想,若要我形容什麼是移工的話,我覺得移工就像是空中飛人,他/她飛在天空要執行任務,但他/她與他/她的家庭間,牽絆著一條綿綿長長思念的線。現在,當我每次抬起頭來看天空,我總覺得可以在空中佈滿著思念的線。我總想著,他們母國家中的成員,或許有人跟我小時候一樣,也做著各種異國的白日夢。

但每位空中飛人飛行的高度不一樣,我覺得來自歐美的白領移工,就像是飛在萬里無雲的天空中,迎接他/她的是那麼晴朗的天。但從事勞力工作的移工,就像飛進遍佈烏雲的天空,隨時隨地都會捲進愁雲慘霧中。雖然他/她們個別撐起家裡的一片天,可是,我在這些飛人的模糊的臉上看不到笑容。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熟悉的身影,這就是我媽媽的眼淚,與男子沈默背後沒說出來的苦悶。

無說述說的苦悶

那種熟悉的感覺,我想是源自於一張照片,一群男子不著上衣,擠在宿舍裡做著許多事,或躺或坐。而我爸爸坐落在照片裡的一角,一個人喝著酒。那是個很孤獨的身影。在攤成一桌的照片裡,它格外明顯。其他照片裡的他可以看到笑容,假日時他與其他工人出遊,他騎坐在大象身上,或是背上伏著一隻蟒蛇,或是與打扮豔麗的人妖合照……。唯獨就那張孤獨的照片,我無法理解,我想這就是我爸無法說出口的故事吧。

我想,那是一段我無法填補的空白。我爸爸無法說出口的或許是,一個人如何離鄉背景,到語言不一定相通的異國。雖然在新加坡裡華人佔了大多數人,國語也是官方語言,可是大多數的新加坡人卻刻意不說國語,喜歡用英文溝通。在那樣環境裡,我爸是被人瞧不起的外國人,他不會說英文,從事著當地人視為是危險、累人又髒的工作,身上印有太陽晒傷的背心痕跡、手指頭永遠都是怎麼洗也洗不乾淨的污漬,這些印記正也說明了階級在他身上產生作用吧。在那裡,唯一的寄托或許是,遙想遠在台灣的妻小,期待久久才從台灣回覆來的信件,裡面夾帶著小孩寫著「爸爸,我愛你」的卡片。

或許對於爸爸而言,那是段恥辱經驗,他不想讓妻小失望與擔心,所以他選擇不說,以至於我只能遙想著那段故事。當我父親走在異國街頭時,別人是不是選擇從他身邊快速閃過,是不是刻意避免與他眼神的交會,害怕彷彿只要多看一眼就會沾染上他的不潔。或是與他交會的眼神中,潛藏著高高在上、睥睨不屑的態度。所以,我開始能理解那個滾燙的巴掌,其實代表的是他對那一切不滿的表達–他在國外忍氣吞聲辛苦工作,結果換來的是小孩還不認識他,不聽他話,所以他憤怒、不滿。

台灣目前有40多萬來自各國既熟悉又陌生的陌生人,他/她們在各領域默默地為台灣貢獻勞動力,擔負著許多台灣人不想從事的工作,讓台灣社會不至於鬆垮,甚至能運作得更順暢。
小時候我之所以能無憂無慮且天馬行空的做夢,除了有媽媽站在我面前,為我擋住烏雲。還有一個人在遠處默默地守護我,爸爸,我應該這樣好好叫你。移工,不是唯一定義你/妳們的方式。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名字,也都有一個負荷的家庭,在面對異國各種人情冷暖,背後有沒說出口的辛苦、汗水、眼淚、和自己的偉大。



小強熱線

2012同志家庭暴力與親密關係暴力防治實務研討會

時間:2012年05月26日(六)09:00~17:30
地點:實踐大學H601教室(台北市大直街70號)
對象:社會工作、輔導諮商、社會福利等相關實務工作者、大專院校師生,共200人。
線上報名:http://goo.gl/IfFt8
報名截止日:05/19(六)

主辦單位:台灣青少年性別文教會(好性會)
協辦單位: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所)、社會工作學系(所)、諮商輔導中心
好性會聯絡人:劉郁婷 0987-511715

更多活動資訊



2012性/別領Show營

活動目的:為紮根性/別平等觀念,建立無性別歧視教育環境,協助青少年從活動中豐富性與性別學識。以「性/別」、「社團經營」為主題,進行專題演講與討論。透過營隊各性別相關社團幹部可與各界實務工作人員交流對話、瞭解,拓展經驗與知識,提升對性/別議題及社團經驗之認知,期能成為全國各性別社團傑出領袖,為臺灣性別平等、無歧視環境展開新的一頁。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臺灣青少年性別文教會、國立中正大學酷斯拉社、國立成功大學TO‧拉酷、國立中興大學性別文化研究社、南華大學彩虹平道、國立清華大學性別研究社。

活動時間:101年7月23日(一)13:00開始至7月27日(五)18:00圓滿共五天四夜
活動地點:國立中正大學活動中心306教室
聯絡電話:0911-695089(阿宅)、0934-298687(斐凱)

更多活動資訊



2012臺灣學生性別社團積極行動工作坊

工作坊目的:本工作坊作為性/別社團行動經驗交流、辦理性/別活動能力之培力工作坊,並作為社團互動交流之基礎,而使得各校性/別社團能持續辦理各項性/別活動,並積極投入性/別友善校園的相關行動。

1. 持續促進各校園性/別社團對話與交流。
2. 分享與討論各校園性/別社團性別辦理活動與行動的經驗。
3. 探究各校園性/別社團辦理活動與行動所遇到的困境,並具體提出解決方法。
4. 輔導各學生性/別社團有辦理性/別活動與行動之能力。
5. 建構校園性/別團體聯繫交流網絡。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臺灣青少年性別文教會

活動時間:2012年6月2日(星期六)09:00開始至18:30結束。

地點: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4樓4004-2教室辦理

參加對象與人數:臺灣青少年性別文教會成員及全國大專院校校園性別社團幹部。原則上每社團招收一名,若報名尚末額滿,則每社團錄取再增收一名,以先完成報名手續者優先錄取,共招收二十名。

聯絡人:好性會教育推廣部主任拉奇(呂健志)電話:0952-277313

更多活動資訊



2012反恐同粉紅行動

反恐同粉紅行動

為響應5月17日國際反恐同日,好性會覺音青年性別工作室在2012年5月推出「反恐同粉紅行動」,鼓勵大家在身上貼反恐同小貼,反對所有對多元性別、性傾向不公的歧視;以及穿上粉紅色衣著,代表反抗所有的性別霸凌行為。

歡迎大家在這一週穿上粉紅衣,在身上貼反恐同小貼,響應反恐同與反霸凌。

活動時間:2012/05/14~2012/05/31

我可以怎麼一起做?

1. 請在活動期間穿上粉紅衣,讓大家知道「我支持愛的自由,反對性別霸凌」!

2. 請在活動期間貼上反恐同小貼,讓大家知道「恐同、恐雙、恐跨帶來傷害,不能再漠視對同志的歧視」!

3. 請與朋友對話,聊聊他們對於「性別霸凌」、「反恐同」的想法,把停止傷害、表達對多元性別/性傾向友善的概念傳達出去。

4. 邀請朋友們一起加入行動

5. 請記得要回來反恐同粉紅行動「上網回報」喔!讓我們每年都能知道有多少人持續在參與這項活動喔!

參與回報:個人參與行動回報 團體參與行動回報
影像回報:請到facebook.com/tasbravo 貼文上傳活動照片
反恐同小貼全台索取點



2012反恐同粉紅行動官方網站:http://tas.bravo.org.tw/pinkact



活動現身
2012中台灣反恐同系列活動 正式開跑

1990517日,世界衛生組織將同性戀從國際疾病分類中除去,「517日」因此成為「國際不再恐同日」!這一天,除了紀念此歷史事件外,也盼望延續接納同志的精神,喚醒人們關注因為恐懼同性戀而產生的各項歧視與暴力行動,提醒國際社會,在同志平權的路上,還有許多工作等著我們完成。



為了創造一個不再恐懼同性戀、跨性別的社會,「台中基地」─同志健康文化中心自20102月成立以來,一路深耕台中多元性傾向與少數性別社群在地暨健康文化,身為友善性別社群的一份子,我們以著堅毅的生命力,號召在地同儕間的力量,企圖開展與社會對話,傳達著同志亦是你我的摯親與生命共同體,需要彼此支持、學習相互尊重與和平共存的心聲。



自從2011年底,「台中基地」的前身即彩虹天堂遭受社區管委會不友善對待後,我們深刻的感受到,其實,該社區只是台灣社會的一個縮影,我們需要更迫切的行動與鄰里、親友展開對話,透過教育、溝通、多元行動使反恐同能真正落實在你我的生存空間。



20124月起,台中基地串連中部大專院校等同志暨性別友善社團,共同發起反恐同系列活動,為使中部地區的每位同志朋友能夠認同自己真實的存在,也期許著每位同志美好的生命力能夠被看見,同志親友們獲得你我的支持,共同迎向健康、正向、繽紛的彩虹!



遍地開花!2012中台灣反恐同系列活動日程表!



時間:510日(四)15001700

地點:靜宜大學(此場次限定靜宜大學師生)

主題:同志!也是我同學-多元性傾向與我

講師:劉信詮/台中基地組長



時間:512日(六)14001630

地點:台中基地

主題:「愛我的人傷我最深-當同志伴侶遇到衝突與暴力」座談

講師群:彭治鏐/同志熱線秘書長、溫筱雯/現代婦女基金會



時間:514日(一)19002100

地點:亞洲大學資訊大樓i309室(此場次限定亞洲大學師生)

主題:反恐同專題講座

講師:黃國書/台中基地輔導員



時間:516日(三)18002100

地點:中興大學綜合教大102

主題:當你成為帕斯堤(HIV Positive)-感染者的心路歷程

講師:光哥/露德協會暨帕斯堤聯盟



時間:516日(三)19002130

地點:東海大學人文大樓207

主題:男同志‧女人‧貓

講師:趙彥寧/東海社會系教授






擁抱玫瑰少年紀念網站.正式開站!




節目笑點歧視原民 主流社會無感(台灣立報 2012-04-22




移工:台灣樣樣好 就是老闆不好(台灣立報 2012-05-01




太晚發現跨性別 兵役成噩夢(台灣立報 2012-05-02




教師悲歌!怕學校不續聘 8月孕師急催生(自由時報 2012-05-03




歐巴馬公開支持同性婚姻 美首位總統(蘋果日報 2012-05-1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