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背後的故事:《我愛高跟鞋》介紹
文/陳逸咪
我是個鞋櫃裡有三雙高跟鞋卻只穿過它們總共不超過三次的女人,主要的原因除了我穿不習慣腳會痛以外,我最受不了的是穿上它們以後,無法任意行走的那種被約束的感受。現代女性不用纏小腳,卻用高跟鞋限制自己的活動能力,墊高的鞋跟也許讓女人們的身材看起來更凹凸有致,走起路來更婀娜多姿,可是卻是忽略了腳的感受。高跟鞋讓我最感到不舒服的地方正在於後腳跟墊高之後壓力全集中於腳掌,用腳掌走沒幾步路就覺痠痛且無法大步邁向前,高跟鞋讓女人服膺主流的女性形象同時也把女人的行動能力限縮在雙腳難以步行的狹隘空間之中。
好,我知道說到這裡一定有高跟鞋愛好者要替這小東西打抱不平了,身邊周遭也不少這類朋友,每每提起自己不穿高跟鞋一事,我總以「不習慣」草草帶過,接著,對方就化身成女人糾察隊開始跟我說穿久就習慣了、要我看她走路走得多自在無礙。也對,我也知道身體是可以被訓練、有適應能力的,可是問題不在此啊,問題在於為什麼要讓自己去適應這個東西呢?主流媒體鼓吹的美貌論述如何堆砌而成?就算標榜關注女性議題的姊妹淘網站總編輯陶晶瑩也抗拒不了高跟鞋魅力,高跟鞋旋風究竟怎麼被打造而來?《我愛高跟鞋》導演賀照緹記錄了高跟鞋產業幕後的推手,讓觀眾跟著她的鏡頭、從消費者到製鞋廠、牛皮工廠、養殖場,讓我們看見一雙光鮮亮麗高跟鞋的製造過程,呈現下游工廠勞工階級人們的生活以及最令人不忍卒睹的牛皮的取得過程。
從一位韓裔美國服裝設計師開始,她展現著五六十雙的知名品牌跟鞋,一雙雙要價美金三四百的高跟鞋對這位設計師而言是不可或缺的物質需求,她站在鏡前穿著高跟鞋旋轉、擺pose、眼裡流露的全是對這些鞋子與自己身體完美結合的讚賞之情。導演在每雙鞋子的特寫鏡頭中加註價錢,成為連貫全片經濟階層之象徵,設計師腳上的鞋標價US$600。鏡頭帶到中國大陸某間鞋工廠主管對下屬的大聲喝斥,然後是加工廠員工的生活寫照,簡陋的房舍中沒有設計師空間裡的簡約時尚感,場景被牆角的矮木頭櫃以及上頭擺放的廉價雜物給取代,一位女性員工在與丈夫的談話中說:「錢是好東西」,這不僅是場景的轉換、更是明顯的階級差距。女性員工的高跟鞋標價US$15。
高跟鞋產業裡最底端的供應端是牛皮的來源,真皮處理工廠以及畜牧場,最底端被剝削的則是無法發聲、無力抵抗也無從逃脫的牛隻。有買過鞋子或皮包的人都知道,「真皮」一向是業者拿來說服消費者的最大誘因「我們這皮包是真皮的耶~當然價格上會比較高。」「妳穿穿看這雙,這是小牛皮的鞋子,非常好穿。」這些都是我在逛街時常會聽見的推銷話術,當然「真皮」也有真有假,不過知名歐美品牌對其皮革要求很高,通常真的會下重本使用「真皮」,其中「小牛皮」因為其舒適的特性更是在市場上佔據最高價的位置。
導演賀照緹很厲害,她在影片的最後一部份試圖處理牛隻的感受,紀錄這些最後一層靜默被剝削的生命。穿高跟鞋或揹真皮包包的時候,我們享受著真皮帶來的質感甚至更有戀皮者喜歡真皮的味道,但是誰想過取得牛皮的殘酷畫面?一隻隻被畜養長大的牛隻被推進解剖場,透過導演的鏡頭,我們就像是身在屠宰場中,親眼看著牛隻被宰殺、然後進行取得牛皮的過程;小牛皮則是將出生的小牛隻先行活體放血然後取皮,這些都是令人怵目驚心的畫面,很難想像攝影團隊的拍攝過程。
整部影片並非單純呼籲動物保護或者是打造抵制資本主義的美好遠景,而是從導演的角度將高跟鞋產業細膩的記錄下來,環環相扣嘲笑著全球化的美麗假象。看完影片你/妳不應該只想著「我以後絕對不買高跟鞋了」而是去思考「每一種商品背後的故事,以及一層層的勞工市場」哪些人在市場中獲益?哪些人被剝削?哪些生命為之犧牲了?
最重要的是,我們如何能夠透過這些想法讓自己看見商品華美的外觀底下,可能存在醜陋的剝削體制,不至於在沒有認知的狀況下成為成就整個體制的共謀者。
(圖片來源:Pixaba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