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3日 星期四

第24期 性別無敵好青春







12年國教不能只改半套──國中學生適性輔導的挑戰(上)
文/王振圍

遲來的12年國教
1990年代,臺灣教育改革的號角響起。從制定教育基本法、廣設高中大學;1994年由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帶動展開教育改革,提出《總諮議報告書》,改革中小學教育,力倡實施多元入學方案。一系列「開放教科書:一綱多本」、「調整課程綱要:九年一貫」、「改革入學方式:多元入學方案」、「破除明星高中:高中職社區化」教革方案一一出爐。

1983年開始,當時的教育部長朱匯森已開始研擬「國民教育延長為12年」教育改革方案,期間政府委託相關研究案,僅是紙上談兵。直至2007年時行政院長蘇貞昌宣布推動「12年國教」,各種配套方案隨之公布。2009年,全國家長團體聯盟、教育改革協會、人本教育基金會等團體組成「我要12年國教聯盟」,在712日大遊行,要求「免試、優質、快樂、競爭力」。2011年總統馬英九宣布12年國教正式啟動,一系列3大願景「提昇中小學教育品質」、「成就每一個孩子」、「厚植國家競爭力」;5大理念、6大目標、7大面向「全面免學費、優質化/均質化、課程與教學、適性輔導/國民素養、法制、宣導、入學方式」等29個方案上路。詳細資訊可查閱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網站(http://12basic.edu.tw/)。

消失的基測
為減少國中學生考試升學壓力、一試定終身的現象,高中職升學從聯合招生考試(俗稱「高中聯考」),轉為多元入學方案。聯合考試在2001年消失,轉變為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簡稱「基測」),從「入學考試」變成學生「學力檢測」。
12年國教方案於2014年再廢基測,轉為「教育會考」,除了保有「檢視學生學力」的精神外,考試標準由「常模參照」改為「標準參照」,僅區分「精熟、基礎、待加強」三級,更將以此結果提供學力資訊,作為學校「補救教學、因材施教」、「適性輔導」的依據。更重要的是提昇免試入學名額比例,減少考試對分發入學的影響,75%以上國中一般畢業生可透過免試升高中職、25%以下畢業生,具科學班、音樂班、體育班等需求者,透過特色招生考試升學。

本文關注的重點,源自於個人在高中職及國中教育現場的觀察,探討12年國民教育改革如何才能成功達成「適性輔導」的目標,關心12年國教是否真能改變青少年學習處境?

教育資源重新分配
首先,12年國教重要的精神在「成就每一個孩子」,想要成就每一個孩子,培養下一個吳季剛、吳寶春,我們不能再讓這些有潛力的青少年於國民教育階段「任其發展」,而是要運用國家資源「用心栽培」。不再只是關注「學業成績」表現不錯的學生,更要能照顧到其他多元能力表現優良的學生,才能真的「適才適所」,需要教育體制、教師、家長的共同協助。

許多媒體將12年國教的焦點放在「免試入學」的「超額比序 」(註一)。對我來說,我認為媒體及一般大眾是「放錯重點」,忽略「少子化」的社會背景。之所以政府認為12年國教可行,就是因為在「廣設高中」之後,同時面臨「少子化」衝擊,高中太多,學生太少,招生名額遠超過入學人數,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得不」免試。

需要關心超額比序的,恐怕只有各縣市第一志願明星高中。2012年免試入學在某些地區明星高中,甚至成為「只要敢填就能上」,完全不用去想超額比序的問題。桃園、台中、台南明星高中,2013年甚至僅開放不到10%的考試分發入學名額,宜蘭更是全面免試,僅有高雄、台北兩地4所明星高中緊抓著35%40%特色招考入學的名額不放。

12年國教為何要推動「優質化/均質化」方案,目的就在讓各個高中職、國中的教育資源能均衡、重新分配,用心辦學的學校獲得更多補助,不再獨厚明星中學,也不再齊頭式地給予教育經費,揮別過去只重視「學術菁英」的情形。今日大學在談退場機制,從人口結構看未來,高中職仍太多,而12年國教已在「優質化/均質化」方案,默默設計了一個「高中職」自然淘汰的機制,要讓學生找出「哪間是好學校」,由青少年來決定「我要讀哪裡」。這是非明星高中,以及高職、五專搶奪學生市場的機會,同時改變青少年學習處境、求學待遇的重要機會。(未完待續)

註一:「免試入學超額比序」指的報名人數超過招生人數時,決定錄取順序的標準。最高分者優先錄取,同時分再比下一個項目。依序為志願序、總級分、多元學習表現總分、國中會考總分、均衡學習、服務學習、體適能、競賽表現、檢定證照、獎勵記錄、幹部任期,然後再依會考各項目比序,最後仍同分則抽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