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1日 星期一

第26期 我來自哈佛






常民生活中的佛家倫理觀
文/王晧安

在無常的人生之中,人生充滿了變化。佛家常說,世界上有兩件事不能等,即「行孝」、「行善」不能等,正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在佛家《父母恩重難報經》強調父母恩情深重、無量無邊,從懷胎、養育、遠行等恩情,作子女的來說沒有做什麼事能足以報恩。孝順父母即是常民最為熟悉的倫理表現,儒家五倫中的第一倫即為「父子有親」,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順是學「仁」的根本。

對儒家文化而言,「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所謂「仁者」即是「有德的人」,「仁」字在《說文解字》中解釋為「親」,在造字從「人」、「二」字的組合,因此,「仁」所指涉即是在人與人之間能夠互相親近,懂得如何與人互動相親之人,就是有德的人。「仁人之人」就是行善之人。傳入漢地的佛教文化,可謂與儒家文化關係緊密,這也是漢傳佛教的特色之一。

佛家最常給臺灣人的印象,不外乎「吃素」、「沒有頭髮的出家人」,以及常常要「發願」,還要「迴向」,或是禪宗對人「當頭棒喝」,或總是要昏昏沉沉、迷迷糊糊的人說「醒醒吧!」;在往生者告別式中念「阿彌陀佛」,在學佛者之間也常常彼此說「阿彌陀佛」。這些日常所見的言行之中,相同包含佛家文化的精髓,隱含著常民生活的倫理實踐。

漢傳佛教的「吃素」文化始於「不殺生」的戒律,佛家並無要求學習者一定要吃素,但鼓勵在容易種植穀物容易的漢地,減少對生命的殺害,展現的是積極愛護生命、對待一切生命平等的「慈悲觀」。但狹義的「不殺生」指的是不殺人,不殺人在世界上是普世倫理,就算倫理不如此規範,法律也不允許我們無緣無故殺害任何人的生命。常民也常透過為家中長輩的健康祈福,藉由對生命的慈悲,展現長輩行孝、關愛的倫理觀。

「沒有頭髮」的出家人意味著佛家文化的「智慧觀」。頭髮又稱為「三千煩惱絲」,在文化中頭髮視為人們眾多煩惱的象徵,沒有頭髮意味著遠離痛苦煩惱,「出家」指的便是「出煩惱家」,而不是形式上離開自己的原生家庭。在佛家文化中,因為重視「行孝」,父母在世時,如果父母不准予子女出家修行,子女是不能夠落髮修行的,父母生病時,也得回家照顧父母。對佛家而言,承諾對自己與他人產生幫助,減少煩惱,減少傷害,能有智慧地生活,就是有戒律的生活,就是過著懂得倫理的生活。

在臺灣民間佛教活動之中,人們常到寺廟「發願」與「迴向」。一般人發願是為了自己的家人好,也為了自己好,迴向則是將所做一切的好,進一步祝福全世界的所有生命都能獲得相同的好。「發願」與「迴向」就是佛家文化「自利利人」的倫理表現。

而為往生者助念「阿彌陀佛」,或學佛者見面時彼此用「阿彌陀佛」彼此問候,意思是對生者與逝者「無量光、無量壽」的祝福。這種「給予祝福」的方式,不知不覺也融合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論一個人說的話、打算做的事我們自己認同,或是不是不認同,我們通常都會「給予祝福」。

無論「慈悲觀」、「智慧觀」、「自利利人」、「給予祝福」的倫理觀,含攝佛家文化的常民倫理無不環繞「行善助人」的核心概念,無論做什麼事都是要為人好,尤其是漢傳佛教重視「菩薩行」,只要有發願要生生世世幫助他人的人,就可以稱為「初發心菩薩」,因此,佛家文化的倫理觀,是成就他人,同時也能成就自己的倫理觀,也是強調助人的倫理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